氫鎳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我們是危險品么?


鋰電世界 國家交通運輸部在北京組織召開氫鎳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安全運輸研討會,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中國民航局安全技術中心、江蘇吳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交通部科學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深圳比克電池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風帆新能源有限公司、哈爾濱光宇電源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公司、超威電源有限公司、中國電池聯盟等單位約2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交通運輸部水運局陳正才處長主持了會議。
會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8月27日下午,國家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電池檢測部門、電池生產企業代表討論氫鎳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安全運輸標準和相關事宜。第二部分:8月28日上午,邀請了日本電池協會代表出席會議,交流中日兩國電池界情況,討論氫鎳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安全運輸標準和相關事宜。
有關會議情況紀要如下:
在8月27日下午的會議上,交通運輸部水運局陳處長首先介紹了2009年6月23日至7月1日聯合國第35次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小組委員會會議有關鋰離子電池和氫鎳電池運輸提案討論情況。這次會議與電池相關的提案有8個,其中一個涉及氫鎳電池。國際海事組織的代表提出,根據2005年發生的一次海運事故,氫鎳電池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建議將其納入海運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為了支持IMO的工作,會議同意在規章范本中將鎳氫電池增設一個新的條目,并在特殊規定117中規定該條目只適用于海運。該項決定可能會對海運、空運、陸運等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的修改帶來影響。還有一些是涉及鋰離子電池的提案。為適應鋰離子電池技術和市場發展,改變《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建議書試驗和標準手冊》有關鋰離子電池檢測標準落后情況,聯合國第34次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小組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鋰電池工作組開展工作。受國家發改委委托,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分別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先后組團出席在華盛頓和巴黎召開的第1和第2次鋰電池工作組會議。中國代表團先后提交4個提案,并受工作組委托具體負責鋰電池術語定義的修改工作。上海化工研究院積極承擔了聯合國鋰電池工作組交給中國代表團的工作,受到中外專家的好評。第3次鋰電池工作組會議定于今年11月在京都召開。中國將繼續組團參會。
民航局安全技術中心的代表介紹了民航局在氫鎳電池安全檢測上的主要做法,例如防短路措施和加強電池包裝檢查等,還介紹了準備提交第三次鋰電池工作組會議的提案,該提案內容包括按鋰電池運輸狀態進行的分類以及鋰電池運輸審查表的格式要求等。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的代表介紹了海運方面對于氫鎳電池運輸所要求的項目指標,介紹了9月20日即將召開的國際海事組織相關會議程序及日程安排情況。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秘書長曹國慶先生介紹了我國電池行業不贊成將氫鎳電池納入海運危險品管理范圍的意見及相關情況。目前大量生產和使用氫鎳電池主要是為了替代鎘鎳電池。如果將氫鎳電池列入危險貨物管理,勢必大幅度提高運輸成本,從而限制氫鎳電池的生產和消費,不利于加快取代鎘鎳電池和消除鎘污染,對環境保護不利。2009年7月,在得知國際海事組織和有關歐盟國家欲將氫鎳電池納入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并得到聯合國會議支持的情況以后,電池協會廣泛征求了江蘇海四達、深圳豪鵬、湖南科力遠等企業的意見,形成我國電池行業的意見,主要內容包括:(1)中國是氫鎳電池生產和出口大國,多年安全運輸,尚無事故發生。(2)從能量分析上看,氫鎳電池在30%-50%荷電狀態下,沒有安全隱患或風險。(3)氫鎳電池都是按照產品標準組織生產,符合安全技術要求。(4)電池運輸符合有關規定要求。
吳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代表介紹了氫鎳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檢測情況,他們觀測到,氫鎳電池在100ºC環境溫度下放置24小時沒有發生燃燒或爆炸的情況。上海化工研究院代表介紹了鋰離子電池檢測以及參加聯合國工作組有關38.3規定修改等情況。中信國安、深圳比克、哈爾濱光宇、風帆新能源等企業代表就電池安全運輸和檢測等問題與運輸管理和檢測部門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