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瑄全方面解析特斯拉汽車


鋰電世界 近日特斯拉在廣州舉辦媒體交流會,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吳碧瑄在會上發表演講,并回答記者提問。
Q:特斯拉在美國的鋰電池工廠生產的電池和松下給你們供給的18650電池是同一種嗎?還是你們升級了?
A:有幾個方面,一方面我們做電池廠的是為了節省供應鏈。松下的電池是從全球各地進口的原材料,在日本生產,然后再運到美國,我們再進行組裝,這樣浪費了很多的成本。我們會把很多的原材料工廠也會移到電池工廠的周邊,這樣從它的供應,到電池的生產,再到車輛最后的組裝,都可以在一個地方發生,這就能夠降低30%的成本。
另一方面,從規模的角度來說,產量擴大會產生一定的規模效應,所以我們希望大大降低電池的成本,但電池本身的技術其實還是松下的技術。我們選擇松下的電池其實有幾個原因,本身18650電池很多,但是松下的電池密度是最高的,3100毫安,這樣我們就能用最小的體積和重量去承載最多的電量。
有一天,正好我跟一個電池專家談話,日本公司為什么也會選擇松下的電池,原因就是它的同質性是非常高的。因為我們是7000多塊電池串聯起來的,那么如果它的同質性不夠,差異性比較多的話,會容易壞。所以我們會采用松下做的電池。
中國已經是一個電池大國了,18650的電池在中國業生產非常多,蘋果也用的是中國的一些電池供應商,但是在密度和同質性上面,中國的廠商還有待提高。所以我們認為在未來的電動車領域,其實有很多我們可以去推動的行業,中國可以做得更好。
我補充一下,那個超級工廠,除了剛才說的一個是供應鏈上的節省成本,最終消費者得到的價格可能會降低。除此之外,因為所有的供應鏈都在一起,它也會節省時間,這樣顧客等的時間也會縮短。
Q:車輛價格降了一半,也有一部分是來自電池和供應鏈的部分?
A:一定的,電池成本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我們供應電池不僅僅是作為我們汽車用,別人如果要生產電動車也可以用,另外其他的行業會用到很多的儲能電池。
Q:特斯拉不同的車型,電池是一樣的嗎?電池管理技術會有變化嗎?
A:這方面的技術會不斷地往前推進,現在來講,整套電池控制的專利是我們最先推出來的,這一套管理電池的方法,就好像服務器一樣,應該是世界上最領先的。
Q:美國跟中國的充電標準是不是一樣的?
A:中國現在整個的充電標準分兩塊,交流和直流。交流的充電標準,中國基本上現在基本完善了,但是還沒有發布,傳統的那套,就是2011版,因為在協議上面的一些定義不夠清晰,使得就算過去做了一個符合國標的充電車、充電設備,它還是不能完全實現完整的兼容。目前,不同品牌的充電設備是不能實現互通的。
那么未來這個新的標準,據我們現在了解,寶馬說它可以充,是因為它是跟IEC(歐標)接軌的,我們這個在中國的協議也是用的歐標,它就是接口不一樣,所以實際上實現兼容是非常容易的,只需要開發一個接口就好了。所以只要中國將這一標準公布,特斯拉是肯定會做的。等標準公布之后,我們也會同步跟一些部門配合去開發這個接口,我們也希望給客戶最好的感受,讓客戶很好地利用國標的設備。
對于直流就稍微更復雜一點,因為它涉及到高壓的這種充電方式,而且電流量也非常大,那么國家的直流標準還沒有最后形成,可能離最后形成會比交流還要再久一些,但總的來講,和我們用的基本協議沒有太大的出入,我們去調整就可以做到互通,這只是說我們的充電站。因為它的電流量非常大,需要車輛的電池能夠承載這么大的電流量,如果它的電池承載不了的話,肯定是很難用的。所以我們在跟政府、跟大家溝通,我們的車一定是會符合中國的標準或者兼容中國的標準,這對我們的客戶也是最好的。政府本來也是要建很多這樣的設備,這就會更方便,這個肯定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Q:特斯拉是不是已經考慮到現在要建立的充電站與未來中國的標準是比較接近的?
A:我覺得是這樣,因為在協議的層面沒有特別大的出入,就是比較相似了,而且我們的技術是開放的,我們的標準都是開放的,只要有任何人開發出自己的電池來,他的電池可以接受這么大的流量,愿意用我們的超充給他的車充電的話,可以談一個合作模式,我們就可以讓他們的車也在我們的超級充電站上充,我們一直都是這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