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峰:布局能源互聯網 推光伏融資租賃產品


鋰電世界 據中國電子銀行網的統計,1月19日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排行榜中,最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為7%,要低于“綠能寶”。
1月20日,光伏硅片生產商---賽維LDK(LDK.NYSE)創始人彭小峰,出現在中國大飯店的地下一層會議室中。這位低調的光伏重量級人物,新身份是電站運營商~Solar Power INC.(SOPW.OTC,下稱“SPI”)的董事長。
“這行里,我也混了十多年,有一些積累。而我現在做的SPI公司,從戰略布局和產品來說,都將是全新的。”彭小峰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SPI現在推出的,是其全資子公司~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新品,這是一款結合現有互聯網及融資租賃業務為一體的理財收益產品,首期年化收益高達10%。不過,“綠能寶”是SPI的戰略之一,旗下已成立多家子公司,部分業務也會涉及能源互聯網領域。
綠能寶比一般理財收益還高?
所謂“綠能寶”,其實是一種有實物融資租賃產品。
以該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美桔1號-綠能寶”為例:普通大眾(即投資人)可通過SPI的大型互聯網平臺“陽光動力”購買該款產品,最低投資額為1000元。而這1000元金,其實對應了實物“光伏電池板”。隨后,這些錢由綠能寶公司來操作,并將買好的電池板再租給河北巨鹿的一家太陽能發電項目,用于后者建設電站。
通過上述購買行為,投資人將獲得相應的回報,即年化收益為10%,鎖定期為15天。鎖定期后,3天之內綠能寶公司可確保轉給第二個接收人,或由企業出面來回購。彭小峰介紹,上述產品低門檻、無負擔;同時,投資人也可按月獲得收益。
據中國電子銀行網的統計,1月19日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排行榜中,最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為7%,要低于“綠能寶”。
這一新產品的出現,在當日下午引起了行業內部的熱烈討論。它到底有何新意,解決了什么問題?
彭小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雖然一些分布式的小型光伏電站受熱捧,但在建設期,無法獲得銀行貸款。而通過“綠能寶”這種新型的融資租賃模式,電站投資方則有了資金,而投資者又能由此分享到穩定的電費及補貼收益。
一位在信托公司工作的光伏行業人士也表示,相比成本較高的信托發售,“綠能寶”有新穎之處。“信托分很多種,對外募集資金的信托發產品,大約有8%~10%的收益,但發行成本也要有2%~3%。而一個電站的投資回報率才14%左右,信托直接打包成電站產品是不可持續的。而綠能寶在這方面有創新性,該模式等于省去了一些中間渠道,同時實現共享收益的目的。”他還補充道,“綠能寶”由互聯網的平臺來募集資金,面對的人群廣,也能在短時間內獲取分布式電站項目所需要的錢,令人眼前一亮。
SPI首席財務官劉菁也對記者說,“現在,大家團購組件,用來建SPI自己的電站。今后,該平臺一旦成熟,將由大眾、我們和其他電站投資方一起來做分布式電站。而這一市場的想象空間是很大的。”
“綠能寶”需要跨越哪些門檻?
當然,新產品的推出,外界也有一些質疑。
首先,一個電站的投資回報率是12%到14%左右,而第一期“綠能寶”的收益率就是10%。那么,加上電站的其他投入及運營成本,電站企業和“綠能寶”該如何賺錢?
彭小峰說,10%的這一收益是用來推廣的,未來新的融資租賃產品收益會降至合理水平,但依然會有吸引力。
其次,“綠能寶”這種產品是用來建設分布式電站的,電站本身的質量、電費收入、可持續性等是否需要進一步披露,讓參與者放心?彭小峰表示,公司引入了保險機構,也會對每一個電站項目有嚴格的風險控制,對于電站的建設標準、未來運行等也都有要求。
記者還詢問道,整個“綠能寶”產品的設計是流動性的,也就是說,當購買者在1年后想要退出并拿回投資額,而人數一旦眾多后,該項目發生較大規模的擠兌(比如對外發售的500萬元全都要求轉讓),SPI和綠能寶公司是否能應對?
“這一情況公司有所考慮,”彭小峰表示,該公司會對每個項目提取相應的準備金。
而一位熟悉“綠能寶”產品的行業人士則說,“綠能寶”類似一個資金池,一旦池子較大,那么就會有更充足的流動資金,“比如說通過以后發售的產品資金,來幫助應付可能發生擠兌的前一款產品。”
彭小峰也說道,若前一投資者想轉讓自己持有的“綠能寶”,后一個接收者也是有利可圖的,這也是該產品的設計特點之一。“比如你此前投了10000元購買綠能寶,1年后你轉讓出去時,可獲得1000元的收益,不過還要支付千分之五的手續費。這筆手續費會給到陽光動力平臺和第二個接收者。所以很多基金、投資機構也愿意去參與做接盤俠”。
“綠能寶”是該公司的戰略之一,“我們需要有較短的時間來做一些能源互聯網和新光伏布局,”彭小峰說,目前SPI已經在前期融資3億美元,
投資方包括聯合金融、新興集團、恒大地產、巨人、城市地產、SPF太陽能基金、中國動向及中節能等,對公司布局能源互聯網及光伏電站有利。
“SPI旗下成立了多家子公司。互聯網方面,有三家子公司,主攻電子商務的陽光動力、 融資租賃企業綠能寶、能源互聯網交易平臺~美桔科技。電站業務方面,有四家公司:有專門做電站投資的美太投資、電站持有企業美橙電力;新維電力(大型地面電站開發、建設及儲能項目公司)和新維智能(住宅及小型商用系統公司)。”彭小峰告訴記者, “這些公司,彼此相互聯系,且可實現互聯網的對接。比如說,你既可以在我們電子商務平臺上采購組件,自己去做電站;你也可委托我們的新維智能,在線下幫你安裝整套的光伏產品。”他表示,7家公司已經構成了一個電站業務的全產業鏈,為SPI在歐洲、美國、中國及日本的開拓奠定基礎。
劉菁也表示,“今年,我們開發的電站項目大約是700到800兆瓦,但是我們并不想和別人去拼開發總量,而是通過新的方式來搶占新能源的藍海。”她也稱,今年是上半年,SPI將實現轉板,從現在的OTC場外交易,轉至納斯達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