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跨界“下注”
二季度以來,多家公司宣告擬“跨界”參加“鋰電大軍”。典型的如黑芝麻,公司在6月20日宣告擬與深圳天臣新能源、大連智云自動化配備三方一起出資10億元建立“天臣南邊電源體系有限公司”,從事新能源工業中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體系的研制、出產和出售事務,其間黑芝麻出資3億元,持股份額為30%。黑芝麻表明,此舉是為進一步拓展運營事務、優化工業結構、培養新的經濟增加點和提升盈余水平。
再如主業為水利水電自動化的華自科技,于5月31日發布嚴重財物重組預案,擬經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法采購精實機電100%股權、格蘭特100%股權。精實機電的主營事務是鋰電池自動化出產線后端設備的研制、出產和出售。
上海電氣同樣在5月宣告,與國軒高科一起出資建立上海電氣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間,上海電氣出資1.35億元,持股份額為45%。標的公司商品包含鈦酸鋰資料和鈦酸鋰電池等。
此外,一些正處于停牌期間的上市公司雖然未發表重組預案,但也泄漏了其發展狀況,其間不乏鋰電(及新能源轎車)并購標的。特種紙出產公司凱恩股份對外泄漏,公司嚴重財物重組的標的財物開始斷定為深圳卓能新能源、青島乾運高科新資料兩家公司的控股權,不過標的財物規模沒有終究斷定;猛獅科技泄漏公司重組標的為合普(上海)新能源充電設備有限公司,后者首要從事動力鋰電池封裝事務;尤夫股份表明,公司重組標的歸于新能源轎車動力電池職業。還有愛康科技、華鋒股份等也紛繁表明公司收買標的歸于新能源職業。
鋰電新能源公司“晉級”主業
二季度以來,原有鋰電工業鏈公司也在對主業進行不斷的加碼和晉級。值得重視的是,這類公司基本都是在2015年、2016年剛剛完成鋰電新能源工業的轉型,當下的技能晉級非常迫切。
康盛股份6月16日發表重組預案,擬向中植新能源等買賣對手非公開發行股份采購煙臺舒馳95.42%股權、中植一客100%股權。據悉,標的公司首要從事新能源商用車的研制、出產及出售事務,首要商品包含新能源純電動客車及新能源純電動廂式運輸車。
資料顯現,主營家電制冷配件的康盛股份在新能源工業上完全是“半路出家”。2016年公司參股了氫燃料電池龍頭公司北京億華通,出資了石墨烯新能源資料公司天津普蘭納米科技,又出資參股了電池管理體系(BMS)研制出產公司東莞鉅威等,上市公司新能源轎車中心零部件工業鏈戰略地圖初現。如若本次重組成功,康盛股份將進入新能源轎車整車出產制作范疇,完成新能源轎車零部件板塊事務的延伸,然后切入新能源轎車終端商品消費商場。
同樣是在上一年切入新能源工業的金杯電工也在6月份宣告,擬在長沙經濟技能開發區出資建設新能源工業彼此相關、資本彼此同享、效勞彼此配套的金杯新能源中心轎車部件工業園,一起公司擬出資建立一家項目主體公司,負責運作新能源工業園項目。
而以智能家居和石墨烯為雙主業的德爾將來6月初表明,公司全資子公司德爾石墨烯出資基金擬經過增資方法持有利舟新能源15%股權,后者首要從事改進鋰離子電池隔閡的質量和進步隔閡的歸納功能(特別是安全功能)的研討開發作業。
2015年轉型步入新能源轎車職業的納川股份在3月末宣告,受讓福建萬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4%股權。買賣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完成全資控股。
記者注意到,近期組織紛繁涌入鋰電新能源公司調研。以近來一周(6月26日-30日)為例,滬深兩市有約80家公司發表調研記載,其間鋰電新能源板塊持續獲追捧,組織紛繁拜訪當升科技、贏合科技、欣旺達等公司。跟著本周四2017首屆鈦酸鋰電池工業鏈專題研討會的迫近,鋰電新能源板塊熱度有望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