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電動轎車的快速開展,出現出了一批電動車電池生產商,我們耳熟能詳的莫過于日本的松下、韓國的三星和LG化學、特斯拉超級工廠、我國的比亞迪等。華爾街研討及證券公司Bernstein轎車分析師估計,未來20年,電動轎車在全球轎車銷量傍邊的占比將到達40%。現階段,全球電動車產銷量簡直現已到達1億輛,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在全球轎車產值沒有添加的情況下,每年電動車商場的產銷量將到達4000萬輛。
假定電池的價格接近于6,000美元,那么全球電池工業的市值則將到達2400億美元。鑒于電動車在應對環境污染問題時所具有的優勢,我國未來無論是在電動車仍是電池范疇都將處于領先地位。
為了滿足未來電動車的商場需求,全球電動車電池產能則需求大幅度進步,而這也是為什么我國電池生產商敏捷擴張的原因。特斯拉和松下曾在2014年宣告即將興修一座年產能達35千兆瓦時的超級工廠,而其時全球的電池產能卻不到50千兆瓦時。
曩昔三年全球電池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國的電池產能現已增加至125千兆瓦時,并估計到2020年翻倍至250千兆瓦時。估計從2020年到2037年,全球的電池產能將出現10倍的增加,相當于增建了60座新超級工廠。
電池開展向我國商場搬運
電池技能發端于日本,然后在韓國得到進一步的開展,現在有又在我國商場開展壯大。我國的電池產值在全球的占比早已超越日本,估計到2020年,我國在全球電池商場所占的比例將超越70%。
我國電動車商場現在正處于蓬勃開展時期,我國車企對于國內產品的喜愛度也處于上升階段,這也預示著我國未來將在電池生產范疇處于領導地位。依據羅蘭貝格2017年第二季度的電子移動性指數(Roland Berger's E-mobility Index Q2 2017)顯現,我國國產鋰離子電池在我國品牌電動車傍邊的使用率現已超越90%。
跟著越來越多的我國企業想要淌進電池工業這一范疇,我國政府現在也正在考慮是否要出臺政策來限定我國電池廠商的最小產能,然后進一步進步我國在全球電池范疇的領先地位。雖然還沒有正式宣告,但我國政府或即將求我國電池企業的年產能至少需求到達3至5千兆瓦時。另外,我國政府2016年末發布草案要求,電池企業如果想要取得政府補助,年產能則至少需求得到8千兆瓦時。這也就預示著,我國政府未來將方案對年產能到達40千兆瓦時或以上的企業供給支撐。
我國電池商場的佼佼者
松下現在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轎車電池供貨商,而我國企業也正在追逐傍邊。比亞迪2016年的轎車和公交車產值到達500,000輛,而其間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的產值簡直到達10萬輛。與比亞迪筆直統一管理的戰略相一致的是其電池產能也到達20千兆瓦時,一起也是我國最大的電池生產商。2008年,沃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家子公司向比亞迪出資了2.3億美元,其時相當于比亞迪10%的股份。比亞迪現在的商場估值約為169億美元。
寧德時代(CATL)是中國另外一家領先的電池生產商,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福建寧德。寧德時代主要聚焦于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和儲能系統的研發,目前已經在青海、江蘇和廣東等地建有生產基地。寧德時代的電池產能約為7.7千兆瓦,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50千兆瓦時。
還有一些中國電池企業值得大家關注,如天津的力神電池和杭州的萬向集團。力神目前在北京、青島、蘇州、武漢、寧波、深圳和綿陽等地建有生產基地,預計到2020年的電池產能將達到20千兆瓦時。萬向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私營企業,同時也是中國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994年,萬向美國公司在美國伊利諾伊斯Elgin正式成立,自此之后,萬向在美國收購的公司已經超過20多家,其中包括A123和菲斯克汽車(Fisker Automo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