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 2018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將落地


2017年,是中國汽車大變革的一年。新勢力造車風起云涌,BAT資本大舉進入;新能源合資開閘放水,雙積分政策落地實施;禁售燃油車的聲音從德國傳到了中國;共享汽車開進了大街小巷,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測試,自主品牌集體高端化并走上國際舞臺。
“2017年是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關鍵歷史節點。”1月3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周前,付于武剛剛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談及2018年的趨勢,付于武預測智能汽車將在2018年有重大突破。“2018在智能網聯方面不光會有大動作,而且會有一批成果出現,首先是標準的突破,這也將成為汽車科技界和汽車工程學會最大的事件。”
無獨有偶,采訪結束第二天,中國智能汽車發展規劃草案出臺。1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將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
當然,面對中國汽車的蓬勃發展,擔憂同樣存在。“我也有擔憂,比如各地爭先恐后地上一些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園、智能網聯示范區。汽車產業的競爭將會比任何一個時刻都要殘酷,風口是有的,但不能失去理智,運動化的思維會毀了汽車產業。”付于武強調。
智能化今年會有大突破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您如何看待201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
付于武:第一個字總結就是“變”,變化之大遠遠超出了我這樣一個老汽車人的想象。第二個是“快”,好多事都在今年爆發,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故事。第三個是“合”,合作,融合。IT行業、互聯網行業和汽車,傳統車企和新創車企的合作,積累到一定時間,突然在2017年爆發,給我們的沖擊力是難以想象的。汽車產業成為了一種載體,各種創新、各種要素都在這里顯現出來。2017年不尋常,也是我們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關鍵歷史節點。
《21世紀》:2017年哪些事件對2018年乃至未來具有深遠影響?
付于武:禁售燃油車,這是革命性的變革。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我不主張現在就推,對于電動化的概念和定義,我們也要重新梳理。但是電動化會逐步取代內燃機,這種趨勢已經得到全球汽車業的認可,但可能需要一個過程,但這種顛覆性是可以預見到的。顛覆不光來自于電動化,它與智能化也是互相連接的,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零部件產業和OEM都在思索在歷史性的變革之前該怎么辦。
前幾年,我們汽車產業更多談的是升級,這幾年必須要轉型,不轉型就會出局。這是2017年在汽車產業包括相關產業中,我們感受到的最大的變革力量。
《21世紀》:2017年中國車市整體的增速不到4%,放緩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乘用車更少一些。您怎么看2018年車市的整體情況?低速增長會不會常態化?
付于武:中國市場已經接近3000萬的產銷量,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對于汽車來講再貼切不過了。速度降下來是正常的,對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剛需依然存在,但汽車產業需要更高的品質,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要走出去、實現更大的國際化,都需要結構性的調整和產品水平的提高。在這么大規模的基礎上,我們必須要沉下心來把產品做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必須自身有內生的動力。
《21世紀》:在智能網聯方面,2017年有很多大事件,比如百度推出了阿波羅計劃,一些地方也在醞釀無人駕駛路試的合法化。2018年這方面會不會有大的突破?
付于武:肯定的。2017年6月18日汽車工程協會成立了智能網聯的聯盟,這是工信部唯一一個產業創意聯盟,著手組建創新中心,基本所有的OEM都加入了進來。2018年產業最大的突破將表現在智能化的大發展。不光是靠政府的強力引導,而是在核心技術上,通過產學研合作,會有更大的突破,這可能是中國汽車產業史上最大規模的跨界融合協同創新,是一個非常具有生命力的現象。我還沒有看到過任何一件事情能夠得到產業這么高度的認可,而且行動這么快,核心技術這么聚焦。2018年在智能網聯方面不光會有大動作,而且會有一批成果出現,首先是標準的突破,這也將成為汽車科技界和汽車工程學會最大的事件。
自主競爭環境將空前激烈
《21世紀》:今年以長城WEY和吉利領克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集體高端化非常突出,吉利也開啟全球的跨越式發展,您怎么看?
付于武:這是非常可喜、令人興奮的事情。曾經中國汽車做不了高大上,沖擊B級車向上走的天花板總是打不破。2017年自主品牌中出現了幾個百萬輛的俱樂部,吉利將近110萬的銷量史無前例,這是量的變化。質的變化在于往上沖,領克、長城WEY在一年內取得這么大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這是靠實力說話。現在,韓國現代拿廣汽傳祺和吉利博越對標,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是因為他們確實感到了中國品牌的威脅,中國汽車正在快速進步。
《21世紀》:談到自主品牌,2017年三大央企的動作也非常大,包括一汽長安換帥,紅旗品牌復興、三大央企一汽、東風、長安全價值鏈合作。您是否看好?
付于武:三大央企動作很大,產業對他們有很大的期待。現在就是一個整合各種資源的時代,央企有得天獨厚的、互補性的優勢,應該充分發揮國家隊的作用,集合優質資源,聚焦在某些方面先進行突破,這也是我們歷史上少有的這么大的突破。
紅旗品牌的影響力和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是沒有任何其他品牌可以替代的。徐留平到一汽的第一步就是大力復興紅旗,這條道路是非常正確的,我也堅信紅旗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這不僅是一汽的紅旗,也是國人的紅旗。
《21世紀》:2017年還有一些跨界進入汽車行業的企業,比如寶能、五糧液等等。他們在2018年又會對汽車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付于武:說明汽車太有魅力了,但是這么的大跨界,我并不看好。雖然我們看到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但是更多的還是要看到它殘酷的市場性,所以在蓬勃發展的產業背后,我也深深地為一些事情擔憂,比如各地爭先恐后地上一些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園、智能網聯示范區。我覺得汽車產業的市場競爭將會比任何一個時刻都要殘酷,還是要有清醒理智的頭腦,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風口是有,但不能失去理智,運動化的思維會毀了汽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