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月底,我國鋰離子電池電池的產量高達1787.7萬噸,占全球總產能的79.38%,高居全球之首,不過產能的快速增加,也帶來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還是以去年的數據為例,全年國內電池總供應量僅為794.82萬噸,也就是說,生產出來的電池,有一半都沒有“銷路”,而這一現象在汽車電池領域格外明顯。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能規劃高達5000GWh,而實際的去年銷量僅為616.3GWh,即便完成了32.4%的同比增長,但產銷之間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數量鴻溝。

對此,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去年汽車產業發展亮點紛呈,交上了一份非常好的答卷,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存在一些無序競爭行為,部分地方和企業有盲目上馬、重復建設的情況,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來加以解決”。

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突飛猛進刺激了不少下游企業盲目擴張,其中產銷最為失衡的產業就是動力電池行業。

去年,我國新宣布啟動的電池產業項目就高達403個,其中公布的投資金額高達1.4萬億元,而這些投資的背后,正是各大電池供應商積極擴張的信號。

具體來說,在2025年前后,寧德時代的目標是將年產能提高至670GWh左右,而比亞迪、蜂巢能源的目標是600GWh,眾創新航為500GWh,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的產能目標則分別為300GWh,也就是說僅這6家電池企業,就將在2025年這一時間節點,為市場提供接近3000GWh的動力電池產品,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所需。

對此,來自集邦咨詢公司的分析師「曾佑鵬」表示:

“從產能擴張速度和需求增長速度來看,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產能同比增長約60%,但需求(裝車量)同比增速已放緩至約32%。需求增速的下滑導致供需失衡加劇,產能錯配現象持續存在,反映在價格方面,便是動力電池的‘價格戰’。”

如此產能的結構性失衡也帶來了鋰電池產業利用率的急劇下滑,其整體產能利用率從2022年的87%迅速跌破至40%,并且還有越來越低的傾向,而產能過剩的也導致整個電池成本的下跌,其價格從2023年年初的1元/Wh降至0.4元/Wh。

有趣的是,對于大多數電池供應商來說,電池制造成本的大幅下滑,并不是什么好事,畢竟這一定程度地代表著他們生產的電池產品,沒辦法利用供求關系來提高售價,反而車企可以利用電池成本下降的機會,而增大價格戰的籌碼,以此獲得銷量和利潤上的增長。

當然長期來看,電池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問題是不利于整個汽車市場健康的,電池供應商瘋狂擴產時,更傾向于將資源投入到現有產品的生產上而不是投入到電池產品的迭代研發上,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的動力電池行業,將不會涌現出太多的新技術,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水平也不會有明顯提升。

本文轉載OFweek鋰電網

 
電池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蓬溪县| 巴林右旗| 兴仁县| 余江县| 鹰潭市| 葫芦岛市| 繁峙县| 福贡县| 龙江县| 息烽县| 安塞县| 湘乡市| 涟水县| 金山区| 聂荣县| 沂源县| 大埔区| 区。| 菏泽市| 运城市| 双峰县| 白河县| 泗洪县| 察隅县| 青阳县| 平昌县| 鸡泽县| 淅川县| 中西区| 铜鼓县| 石棉县| 兴安县| 英吉沙县| 江西省| 聂荣县| 江安县| 台东市| 石楼县| 宁津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