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正在實驗室進行空心玻璃微珠的研發測試工作。中鋼礦院 供圖

  “黑科技”碳氣凝膠:破解硅碳負極膨脹難題

  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從石墨向硅碳升級的浪潮中,碳氣凝膠成為關鍵材料。傳統石墨負極的理論容量已接近天花板,而硅的理論容量是其10倍,但致命缺陷在于充放電時體積膨脹率高達300%,易導致電池失效。

  硅碳負極是將硅顆粒“裝”進多孔碳構建的“納米房子”中。碳氣凝膠作為一種新型多孔碳材料,成為首選之一,“碳氣凝膠的多孔結構能有效抑制硅膨脹,同時提供穩定的導電網絡。”中鋼礦院總經理助理劉亞輝解釋。與市場上主流的生物質多孔碳不同,該院采用樹脂碳路線,通過優化原料與工藝,使產品兼具高強度和成本可控性。

  2018年,碳氣凝膠項目組成立;2021年完成中試;2023年實現百噸級量產。目前,該材料已通過國內幾家頭部電池企業的認證,并應用于高端手機、無人機等消費電子和小動力電池領域中。“今年起,產品正式進入批量供貨階段,市場需求遠超預期。”劉亞輝透露。

圖為科研人員研發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中新網記者張俊 攝

  “小白珠”撬動大市場:空心玻璃微珠的跨界之旅

  另一項“不起眼”的產品——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同樣展現出驚人潛力。這種直徑與頭發絲大小相似的微珠,密度接近水的十分之一,卻兼具低導熱、高強度的特性。

  在油氣開采領域,它被用作深井鉆探的“密度調節劑”;在航空航天領域,成為復合材料的“輕量化擔當”;在建筑涂料中,化身隔熱保溫的“隱形衛士”。科研團隊通過改進制備工藝,將微珠的成品率從前期的60%提升至現在的95%,成本降低30%。

  “技術轉化的核心是平衡性能與成本。”研發團隊回憶,僅原材料篩選就耗時一年,試驗了上百種配方。如今,該產品年產能達萬噸。

圖為安徽省馬鞍山市馬鋼集團生產園區。(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

  產學研融合助傳統產業實現市場突圍

  “黑白”材料的產業化之路離不開獨特的“技術轉化基因”。企業前身是研究院所,團隊多由礦物加工、材料化學等領域的技術骨干轉型而來。“我們擅長把實驗室技術轉換成工業產品。”劉亞輝坦言。

  以碳氣凝膠為例,團隊在引進實驗室技術后,重點攻關裝備放大與工藝優化。從克級試驗到噸級生產,反應釜設計、溫控精度、干燥工藝等環節均需重新摸索。“論文可以不計成本,但產業化必須考慮市場接受度。”

  這種“工程化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我們近30%的員工為研發人員,與河海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技術攻關,開發特種材料。”劉亞輝介紹,2023年,企業入選安徽省“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成為馬鞍山經開區16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之一。

  眼下,中鋼礦院擴產工作正在推進中,碳氣凝膠產能將提升至千噸級;空心玻璃微珠的應用場景也在向5G通信、深海探測等新興領域延伸。“新材料產業比拼的是持續創新力。”劉亞輝說。

  馬鞍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劉凌介紹,當地已形成新能源汽車、能源電子等產業集群,將為新材料企業提供“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全鏈條支撐。

  從為鋼鐵“挖礦”到給電池“造房”,中鋼礦院的轉型之路,恰是馬鞍山擁抱新質生產力的縮影。馬鞍山將以“黑白”材料創新為支點,不斷開拓新材料市場,發展新質生產力。(完)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伊吾县| 织金县| 长沙市| 鸡泽县| 时尚| 温宿县| 德兴市| 三台县| 九龙县| 洱源县| 高碑店市| 六盘水市| 黎城县| 益阳市| 区。| 滦平县| 涟源市| 迭部县| 通化市| 南阳市| 霍邱县| 白沙| 锦州市| 天气| 东阳市| 句容市| 石台县| 长子县| 高淳县| 潞城市| 金昌市| 泽普县| 同仁县| 利津县| 庆城县| 尼勒克县| 高雄市| 张北县| 张家川|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