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行業發展對策


一、電池行業發展對策
(一)鼓勵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建國以來大量事實表明,一般技術可以引進,但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沒有核心技術,就缺乏核心競爭力,就不可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就不可能擺脫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完善電池行業的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加快實旄電池行業振興規劃項目。建立電池行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整合和提高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行業技術進步,重點突破電動汽車用電池關鍵技術與關鍵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產業化。促進行業基礎研究成果與工程化、產業化的銜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鼓勵開展綠色電池新體系的研究,使我國在新型電池研究開發中取得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
(二)支持行業節能減捧,鼓勵實施清潔生產
大力開展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審核。依據《清潔生產促進法》、《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和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涉重金屬的電池生產企業應每兩年開展一次清潔生產審核,并將審核結果依法向有關部門報告。地方工業主管部門要及時制定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審核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有計劃的推動企業開展審核。
為保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應在政策上支持企業加強環境保護和實旖清潔生產,研究與建立廢棄電池回收和再利用體系。逐步完善廢舊電池回收再生利用體系。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支持企業開展生態設計試點,從源頭控制重金屬的使用和污染物產生。積極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電池生產企業應逐步加強鉛蓄電池、鎘鎳電池、鎳氫電池等廢舊電池的回收,同時鼓勵電池生產企業和大型冶煉綜合企業從事廢舊鉛蓄電池的再生利用,提高再生利用技術水平。
加大新技術研發和推廣應周的支持力度,積極研發新型電池的重金屬替代技術和減量技術,研究廢舊電池再生利用工藝技術與裝備。中央財政清潔生產專項資金和技術改造資金優先支持電池行業的重金屬替代和減量化項目。地方工業主管部門要積極利用技術改造、節能減排、清潔生產、中小企業改造等資金加大對電池行業的清潔生產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支持電池行業開展清潔生產。
(三)加強行業引導,優化產業布局
提高產業整合能力,重點梳理已經上馬的項目,對于技術先進,自有資金充裕,地域布局合理的項目予以鼓勵;對技術落后或未經實踐檢驗,盲目上馬的項目進行有效控制,防止一哄而上;培植優勢產品和優勢企業,擴大產業規模,通過引導企業并購與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和鼓勵骨干企業傲大做強;完善市場、環保等優勝劣汰機制,通過提高準入條件,促使電池企業規模化和規范化;同步推進產業鏈建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并使產業鏈各環節之間達到并保持平衡、協調,打破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格局,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電池產業集群的培育,提升我國電池產業的整體水平。
(四)應對和消除國外技術貿易壁壘
進一步研究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按照ilrTO規則,構建有效的產業保護和經濟安全體系;高度重視WTO游戲規則的研究和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消除國外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等貿易壁壘對我國電池工業的影響。
建立電池行業專利信息數據庫,幫助企業,提供信息,規避貿易摩擦,維護產業安全。
建立國外專利案應訴基金,建立聯合應訴機制。涉外知識產權案,應訴費用高、時間節奏快,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而企業沒有單打獨斗的能力,迫切需要建立聯合應訴機制,維護產業安全。
調整進出口政策鼓勵電池材料進口,利用出口加工貿易方式,重點方便鉛、鎳、銅、鉆、鋅等金屬材料進口。利用進出口稅收政策,調節擴大重金屬進口。
(五)建立新能源電池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建立新能源技術創新體系,聚集行業龍頭,聚集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電池行業知識產權平臺,組建關鍵材料、關鍵技術的上下游產業間的技術聯盟,從電池材料生產、電池制造、電動汽車制造多方面聯合,整合電池行業科技力量,“產、學、研”聯合攻關,重點突破電池安全性能、大功率放電性能、使用壽命問題,盡快形成產業化生產,重點推進電池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降低電池成本,促進電動汽車商業化進程。
設立電池與關鍵材料技術開發專項支持,解決關鍵技術瓶頸。電池關鍵材料隔膜目前全部依賴進口,一方面生產成本較大,另一方面受制于國外,存在產業安全風險。從產業鏈基礎性關鍵材料考慮,從影響電池產業和電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考慮,建議設立電池關鍵材料技術支撐項目,完善產業鏈。
二、行業發展建議
(一)加快建立電池行業專利信息數據庫
考慮到我國電池企業規模小,電池出口比例高,需要建立電池行業專利信息數據庫,幫助企業,提供信息,規避貿易摩擦,維護產業安全。
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中輕聯就建立輕工業國內外專利信息數據庫已經開始籌
劃,建議加快實施。
(二)建立國外專利案應訴基金,建立聯合應訴機制
涉外知識產權案,應訴費用高、時間節奏快,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而企業沒有單打獨斗的能力,迫切需要建立聯合應訴機制,維護產業安全。
(三)突破行業界限,建立新能源電池技術創新聯盟
建立新能源電池技術創新聯盟,聚集骨干龍頭企業,聚集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特別是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動汽車上下游產業之間的聯盟。
(四)建立廢舊電池回收基金,鼓勵廢舊電池回收
研究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運行機制,建立攻策管理體系,從機制上,從技術上規范市場,達到無害化、資源化、規模化回收廢舊電池。
(五)調整出口政策
適當鼓勵電池材料進口,利用出口加工貿易方式,重點方便鉛、鎳、銅、鈷、鋅等金屬材料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