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有“鋰”穩坐釣魚船


鋰電世界 特斯拉布局中國市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調研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超預期、第二批推廣應用城市名單面世……在一連串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及其密切相關的鋰電板塊個股近期表現搶眼,股價連番上漲。
新能源概念能否揚鞭躍“馬”,演繹出一輪貫穿2014年全年的強勢行情關鍵在于后續政策的落實和新的新聞事件的催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較長,在目前一哄而上的炒作下更要擦亮眼睛,分清哪些是真正受益股,哪些僅僅是跟風股。
整車受益小鋰電受益大
近期,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通知,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時間延后,補貼標準下降程度降低。這對正處于發展瓶頸期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該補貼政策將帶來積極影響,201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成倍增長。但問題是對于整車企業來說,新能源車并不占產能的大頭,再加上眾多企業的瓜分,實際上每個廠家得益非常小,對業績的貢獻更少。此外,下游動力鋰電池技術路線尚未明確,大量下游應用行業將在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等技術路線之間選擇,這都加大整車企業獲利的難度。
相反,對新能源汽車而言,鋰電池是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電動車成本構成中,電池就占了大約一半。新能源車無論采用哪種鋰電技術路線,都會放大鋰電池的需求。
需求爆發上游鋰礦資源最看好
從鋰精礦—碳酸鋰—鋰電產業鏈(表一)來看,鋰電下游應用場合很多,不單單在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子產品電源,更拓展到4G基站電源,風電和太陽能儲能市場。下游應用需求爆發將推動鋰電池市場快速增長,也加劇上游資源的爭奪。其次,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和第二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對鋰礦資源的渴求不言而喻。為了在技術及市場份額上占據更大優勢,現階段已有不少企業玩起了強強聯合的戲碼,通過兼并重組鞏固、做大企業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從這個角度出發,掌握固體鋰礦資源和鋰鹽加工技術的上市公司走勢尤其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天齊鋰業:收購澳大利亞礦企文菲爾德及天齊礦業后,將控制全球資源稟賦最好的鋰精礦資源,產能將很快接近全球總產能的40%。
贛鋒鋰業:增發項目完成后,碳酸鋰產能將由現在的1.2萬噸擴大至2.5萬噸。公司也在積極向上游擴張,公司通過子公司贛鋒國際與國際鋰業合作,布局海外鋰資源。
此外,特斯拉的巨大成功證明鋰電池在純電動汽車的應用是可行的。特斯拉采用松下的NCA(鎳鈷鋁鋰)鋰電池。在松下的供應鏈中,金瑞科技是鎳鈷鋁鋰前驅體的供應商,而且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量產該前驅體的公司。
鋰電產業鏈
鋰礦資源:西藏礦業、中信國安、路翔股份、斯米克、西部礦業、鹽湖集團、佛山照明、江特電機、西部資源、西藏城投、天齊鋰業、贛鋒鋰業
正極材料:中信國安、中國寶安、金瑞科技、上海普天、橫店東磁、江特電機、當升科技
負極材料:杉杉股份、中國寶安
電解液:江蘇國泰、多氟多、九九久、新宙邦
隔膜:佛塑股份、中達股份、南洋科技
鋰電池:德賽電池、億緯鋰能、成飛集成、新宙邦、南都電源、維科精華、華芳紡織、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