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機電:掛牌轉讓兩個光伏電站


鋰電世界 據悉,航天機電近日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旗下寧夏中衛太科及剛察太科兩個光伏電站項目100%股權,公司要求,受讓方須同時受讓兩個電站項目,轉讓價格合計達1.4億元人民幣。此外,航天機電還要求受讓方需清償兩個標的項目共計不低于4.68億元的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航天機電就曾公告上述兩個寧夏光伏電站掛牌轉讓信息,如今已是第二次公開掛牌轉讓該兩個電站項目。業內人士稱,在政策利好背景下,過去兩年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升溫,目前眾多EPC項目開始進入建成后集中轉讓階段。但市場一直擔憂大批電站可能遭遇“建設易,轉讓難”的困境。
航天機電是目前中國國內光伏電站開發領域的龍頭廠商之一。有數據顯示,公司目前持有的光伏電站EPC項目總量超過600MW,在國內電站開發商排名位居第二。
據了解,航天機電擬轉讓的上述兩個電站中,中衛太科一期10MW項目已于2013年10月并網發電,二期20MW項目已于2013年8月獲得項目核準,此前預計2013年底實現并網發電。而剛察太科一期10MW項目也已于2013年10月并網發電,二期10MW項目已于2013年4月獲得項目核準,當時預計2013年底實現并網發電。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光伏行業全產業鏈來說,下游電站開發環節的內部投資收益率可達10%以上的水平,相較于上游硅片及電池組件的生產銷售高出不少,這也是前兩年電站開發受光伏企業青睞的主要原因。
但對于光伏電站運營來說,盡管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電價補貼政策明確,但受制于并網難,特別是西部一些電網復蓋薄弱的偏遠省份并網更不易,直接影響了電站運營商的投資回報預期。另外,即使并網后也可能因為不穩定性等因素而導致發電受限。
對于電站開發商來說,以最快速度獲得項目核準“路條”,并順利實現并網,然后及時脫手套現,是最現實的考慮。但理論上,當年建成的電站必須在當年內實現并網并轉讓,才可算是成功的交易。
然而有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和2012年,國內完工的光伏電站項目共計近4000MW,但成功售出的不足1000MW,絕大多數光伏電站仍在苦等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