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位新能源車主購車經


鋰電世界 昨天,在經歷了近一個多月的申請、手續準備和等待后,家住蕭山的李先生終于為他的電動汽車成功“落戶”,這也是杭州“限牌”以來,第一輛無需搖號、競拍便成功上牌的插電混合動力汽車,也是蕭山第一輛配置了家用充電設施的電動汽車。
家里的第二輛車看中新能源車
李先生是位環保達人,本身對電動汽車就很感興趣。本來家里已經有一輛車了,但因為妻子的工作單位換了,離家有點遠,需要開車上下班,所以,打算再買一輛車。
今年初開始,杭州一直傳言說要“限牌”,李先生想趁此之前先買好車,也看過不少款燃油汽車,后來發現電動汽車的性價比更高,而且買車還有高補貼。
因為工作關系,李先生在深圳待過一段時間,所以今年4月25日,李先生在深圳買了一輛原價20.98萬元的插電混合電動汽車。政府補貼后,自己只需支付15萬元左右。“當時考慮,杭州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補貼細則一直沒出來,所以先在深圳買了。”李先生說。
今年3月26日起,杭州開始對機動車限牌,對燃油機動車采取搖號和競拍的方式控制新車上牌。但是,政策規定,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或者燃料電池小客車不在“限牌”之列。
回杭州后,李先生想把車輛從深圳轉到杭州上牌,于是便進入了上牌的“綠色通道”。
整個上牌過程只花了兩個多小時
昨天,記者陪同李先生一起,來到杭州石祥路589號汽車城機動車登記服務站辦理上牌的相關手續。
之前,李先生已經在深圳辦好了提檔等手續,之后在蕭山車管所申請上牌,4個工作日后通過審核后,昨天打算去把牌上了。
第一步是車檢手續,工作人員主要檢查車身是否改裝過,發動機號碼和登記證上的號碼是否相符等。大約10分鐘左右,車檢就結束了。
接著就是進入大廳,在各個窗口辦理各種手續,和普通車輛上牌程序差不多。拍照、取號排隊、辦理登記、選號、拿證。2個多小時的辦證時間,排隊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選好車牌號碼后,李先生選擇號牌郵寄到家的方式。先領取了臨時牌照,然后就開著電動汽車回家了。
從購買、上牌,到轉籍、重新上牌,李先生一共花了16.1萬元。
每公里折合消耗電費0.12元
李先生買的是插電混合動力汽車,車的后備箱位置裝有鐵鋰電池,車的左后側還有50L的油箱。
這輛車有兩種工作模式,純電模式和混動模式,不管電池有多少電,混動模式都可以開啟。
純電模式下,如果電池電量低于15%,就會強制啟動發動機,進入混動模式,主要用動能回收方式給電池充電,在電池電量達到25%后,停止充電,如此循環。
“鋰電池能量含量高,但是衰減快,壽命不長;而鐵鋰電池雖然容量不大,但是放電平穩、安全。”李先生說,電池充滿電大約需要13度電,可以跑70公里,也就是說,每公里消耗電費0.12元。
根據測試,李先生的車充滿電,同時加滿油,可以跑700至800公里。一般電池剩下10%的時候,充電7個小時左右就能充滿了。
李先生拿家里兩輛車做了個比較,覺得電動汽車的性價比要高得多。電動汽車一年最多保養2次,電池的電芯終生質保,一年電費2000多元,總共花費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家里的燃油車一次小保養就需要1500元,一個月的油費就有2000元。
“我開下來,覺得駕駛的感覺跟一般的20萬左右的車差不多,但是后期保養費用低得多。”李先生說。
買新能源汽車時,你最關心的N個問題
新能源汽車不受“限牌”限制,又有高購車補貼,還省錢。“限牌”后,新能源汽車迅速進入了許多人的視線,成為購車一族的又一種新選擇。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哪些新能源車可供選擇,買車能享受多少補貼?買了車后,充電方不方便?這些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在杭州買新能源車能享受多少補貼?
2010年8月,《杭州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實施方案》順利通過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組織的專家論證。之后杭州市出臺了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根據該補貼辦法,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得到國家最高補貼6萬元,還可以得到杭州最高補貼6萬元,個人燃油車換購新能源汽車的,還可享受3000元的額外補貼。這樣算下來,最高可補貼12.3萬元。不過,這一輪補貼政策已經結束。
今年2月,國家發出的《關注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指出,2014年的新能源車補貼將在2013年的標準基礎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補貼標準基礎上下降10%。
據杭州市經信委透露,新一輪杭州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在醞釀中,具體補貼比例與國家補貼相近。而專業人士估算,今后,消費者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可獲得2.8萬至5.4萬元不等的國家補貼,另外還將獲得杭州市政府補貼,也就是說,最高或可獲10.8萬元補貼。
杭州現在有幾款新能源車可供選擇?
記者從比亞迪石祥路4S店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私人購車者關注的新能源車品牌主要是比亞迪、眾泰,以及榮威與雪佛蘭的幾個單獨車型。比亞迪目前在售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有兩個型號,售價在18萬元和20萬元;純電動車只有一款,售價在30萬元左右。
銷售經理魏女士告訴記者,“雙限令”一出臺,來問新能源車的人就特別多。有時一天有三四十個電話打來詢問。然而因為杭州的購買補貼細則尚未出臺,來問的人多,下訂單的卻很少。
“目前杭州市政府已經在研究補貼細則了。”魏女士說,相信補貼細則出臺后,會給新能源車賣家打上一劑強心針。
買了新能源車后充電怎么辦?
李先生的插電式電動汽車采用的充電方式是淺充淺放,通過和供電公司以及小區物業的協調,他在小區地下停車位安裝了充電設施,并申請了一個分電表。如果電表申請峰谷電,晚上充電的話還可享受谷電的價格,更劃算。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開放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
杭州目前已開展102個充換電站項目(75個站)和620個充電樁的建設工作,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已初步形成網絡化格局。截至5月28日,杭州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總換電次數已達79.7萬次,換電模式的純電動汽車行駛里程突破4000萬功力,充電664萬千瓦時,相當于給杭州減少了1.9萬噸碳排放。
個人裝充電樁需要什么手續?
由于杭州的具體細則還未出臺。如果大家有安裝充換電設施的需求,可以先在電力部門登記。客戶向供電公司提出充電樁報裝申請時,需提供用電申請表、居民身份證或戶口本、固定車位產權證明或產權單位許可證明、物業部門出具允許施工的書面說明等申請資料。
對于低壓居民客戶,供電企業自受理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完成供電方案并答復客戶;對于高壓客戶,15個工作日內完成供電方案,并答復客戶。
自用充電樁分為兩種,一種是“壁掛”式,一種是“埋地”式。埋地式的充電樁,只需要打地基、埋線、通電就可以使用,整個流程可以控制在一兩個小時之內。至于壁掛式充電樁的安裝就更方便了。
物業不同意裝充電樁怎么辦?
對于電動汽車用戶來說,安裝充電樁的最大障礙可能來自于物業。有的車主為此事跟物業長時間交涉,問題也得不到解決。
物業公司一般會以安全等理由拒絕車主安裝充電樁。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請銷售電動汽車的企業幫忙協調,用專業知識打消物業對于安全等問題的顧慮。只要符合安裝條件,即車主擁有固定車位,小區的供電條件能夠滿足需求,不存在其他安全隱患,物業就不能拒絕充電樁進入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