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線建成智能充電服務區


鋰電世界 今年8月,首批電動汽車充電站將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路段正式亮相。據了解,明年京港澳高速公路將全線建成智能充電服務區,屆時電動汽車可從北京開到香港,徹底解除純電動車主普遍的“里程焦慮”問題,插電式新能源車正駛上快車道。
新能源車發展急需供能配套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必須有相應的供能設施網絡作為支撐,高速公路充電站、加氣站的網絡建設尤為關鍵。統計數據顯示,純電動車在城鎮行駛時基本不需要中途充電,真正需要充電的是城市間的高速公路。而目前的狀況是,充電站主要是分布在城市內,高速公路上無法充電,長途駕駛成為純電動車的“短板”,也成為純電動車大規模快速推廣應用的瓶頸障礙。
2012年5月,《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出爐,描繪7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藍圖。規劃提出,牢牢抓住國家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良好機遇,瞄準領先、支持研發、推進產業、鼓勵應用、加強配套,以優勢企業為龍頭,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為主攻方向,以“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關鍵零部件為突破口,加快搶占技術制高點和市場增長點。
為了推動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新能源汽車運用,今年5月,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編制頒布了我國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首個節能減排技術指南,指南中明確要求在公路服務區、停車區中,應考慮混合動力車、新型燃料車、純電動車等服務需求。同時,在項目審批中可將加氣站、充電設施的建設納入項目建設規模和建設投資。
目前,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態勢不錯。今年3月,由東風電動車公司自主研發的EJ02車,在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上驚艷亮相;東風本田第二工廠研發生產了一款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型Insight;上海遠大瑞華公司豪擲33億元,在武漢市漢南區建純電動汽車產業基地;湖北國通青山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專業打造生產磷酸鐵礬鋰離子電池……武漢、襄陽、十堰三大整車制造與零部件基地雛形已現,追“綠”產業蓄勢待發。
城際互聯快充“織網”
5月27日,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宣布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慢充、快充等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不過從部分汽車整車企業的態度來看,并沒有太多動作涉足這個投資領域。
“整車企業只掌握核心技術和生產線,其他零部件都有專業的供應商,充電設施和整車配合度低,所以目前不會投資做這件事。”國內一位汽車企業負責人說。
此外,目前純電動車市場發展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快,因此投資充換電設施的市場風險很大也是很多企業保持觀望的原因之一。
盡管如此,還是有勇于“吃螃蟹者”。今年5月,湖北省交通投資有限公司與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就共同推進湖北電動汽車城際互聯充電網絡建設達成協議。
協議約定,將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安全可靠”的原則,開展湖北省交投公司所屬湖北境內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內的電動汽車快速充電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2014年至2015年,雙方將先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段)的服務區投資建設城際快充服務設施,2014年至2020年,在湖北省交投公司所屬其他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設施,充分滿足湖北省域范圍內城際互聯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及與周邊省市跨區域充電需求,逐步覆蓋全省重要城市間的主要互聯通道,形成城際互聯快充網絡。
簽約儀式上,湖北省交投公司董事長張嗣義表示,貫徹國家能源戰略,落實節能減排政策,積極服務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計劃,是國有企業的應盡之責。為此該公司承諾以優惠條件提供充電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用地,并在新建、改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同時,對充電設施用地和電力線路走廊、電纜通道等作好規劃預留。
首批試點啟動高速插電模式
作為湖北高速服務區的權屬單位,湖北交投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積極姿態推動項目落地。該公司成立工作專班,與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主動對接,在短短2個月內完成了首批試點項目的規劃、選址與設計工作。目前,京港澳高速湖北路段沿線赤壁、孝感、咸寧、東西湖、蔡甸、大悟等6個服務區的充電站建設項目相繼啟動。該項目按照一對服務區2個充電站,一個充電站8個充電樁的規模進行建設,預計今年8月底,首批96個充電樁將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湖北省高速公路充電樁建設的總體規劃也已初步確定,未來6年內,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的規模將達800多個。到2020年底,湖北高速公路服務區將建成充電站100個,基本覆蓋全省重要城市間的主要互聯通道。屆時,電動汽車出城出省不再是夢想,綠色出行將更加便捷。
無獨有偶,據最新消息,今年北京市將在7條高速公路建立公共充電樁,包括京哈、京開、京滬、京承、京藏、京港澳、機場南線。新建的充電樁都位于高速公路在市區域內的服務區中,共有14處。這樣,開著純電動汽車上高速,再也不用擔心續航里程不夠,純電動車或將可以“跑”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