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將成為四川省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鋰電世界 新材料遂寧產業的“新基因”
5年后遂寧將成為四川省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目標
到2020年,建立比較完備的新材料研發、配套、制造體系,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規上新材料企業達45戶,主營業務收入超20億元的企業2戶,超5億元的企業7戶,產業規模和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創新體系,發明專利累計達50項,形成四川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問題
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重大、成套產品較少,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行業總體創新投入不足,研發能力弱等。
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任何一種高新技術的突破都必須以該領域的新材料技術突破為前提。遂寧也是如此。
記者獲悉,日前,為加快推進遂寧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我市正式出臺《遂寧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把新材料產業作為我市重點發展的八大成長性產業之一,加強從規劃政策引導、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推進創新能力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要素保障機制等方面入手,力爭全市新材料產業規模明顯擴大,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天齊鋰業等骨干企業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發展體系,規上新材料企業達5戶,力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億元。
一個企業的發展故事
新技術為企業發展“減負”
作為我國最大的鋰電正極材料基礎原料供應商,天齊鋰業被業內人士公認為中國鋰行業龍頭企業。然而,天齊鋰業的發展軌跡并非一帆風順。
采訪中記者獲悉,由于大批廉價的工業級碳酸鋰涌入國內市場,對國內碳酸鋰生產企業產生很大的沖擊。當時的四川射洪鋰業公司(天齊鋰業的前身)也未幸免于難,公司連年虧損,瀕臨破產。就在陷入困境之時,天齊鋰業采用以貨易貨的方式勉強維持生產,避免了公司破產,并成為全國僅剩的兩家鋰業公司之一。
人力、物力、財力,三力齊發天齊鋰業繼續加大對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最終申請了專利——硫酸鋰溶液生產低鎂電池級碳酸鋰的方法。隨著這項專利投入使用,天齊鋰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據統計,自2007年至2012年底,5年時間,該企業的電池級碳酸鋰累計產量26,089噸,占中國正極材料市場60%以上份額,新增出口額3,956萬元,新增銷售額9.8億元,新增利潤2.7億元。
如今,天齊鋰業通過上游收購澳大利亞泰利森礦山,下游與上海航天結盟打造鋰電池生產線,初步完成“鋰礦——鋰電材料——鋰電池”的全產業鏈布局。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企業。
一個行業的發展現狀
多家企業在遂覓得“棲息地”
在射洪縣經濟開發區鋰電產業園工地上,吊車、挖掘機來回穿梭。計劃投資100億元、用5年時間開發建設的鋰電產業園,將推動射洪鋰電產業由礦石提鋰向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群發展,最終成為“世界鋰都”,這是射洪縣的“一號工程”,也是我市的重要工程項目之一。
與此同時,在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遂寧卓達藍島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內,機車轟鳴,工人忙碌,一派繁忙。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至2014年10月開工以來,建設進度不斷加速。據介紹,占地2800畝的卓達藍島新材料產業園主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植物秸稈等可循環材料研發生產模塊化墻體材料、模塊化鋼結構以及整體廚衛、整體房屋等成套技術產品。該產業園建成后將形成以中國大西南為主要市場,輻射俄羅斯西南部、東歐、中亞及東南亞區域的新材料生產加工配送基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4年6月,四川晶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00噸工業藍寶石產品項目在射洪竣工投產。“我們將把它打造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工業藍寶石焰熔法生產基地及深精加工產業鏈基地。”四川晶騰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洪江表示,企業將合理利用有效資源,讓工業藍寶石產業成為射洪乃至整個遂寧的支柱產業,帶動一批下游企業投資、入駐射洪,讓射洪成為藍寶石產業領域全亞洲甚至全球最大規模產業基地。射洪經開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工業藍寶石項目一旦全面竣工投產,工業藍寶石生產達到1000噸,產值達到15億,年創匯逾5000萬美金,年利稅貢獻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鋰電產業園、卓達藍島新材料產業園、四川晶騰新材料有限公司……近年來,我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引進新材料企業集聚發展,通過龍頭企業促進資源整合,推動生產要素向園區和基地集中。據了解,目前我市有13家大型新材料企業,根據《遂寧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我市將重點推進太陽能薄膜光電節能玻璃幕墻生產線、安東陶粒砂生產線、新型鋰電池隔膜項目、光碳新型材料研發及生產項目等18個重點項目。
一次產業發展的提速
多方合力做大市場“蛋糕”
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遂寧市的新材料產業還存在著不少不能回避的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重大、成套產品較少,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行業總體創新投入不足,研發能力弱等。不足之處就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遂寧新材料任重而道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對于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產業來說,創新都是持續發展的動力。對于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顯得更為重要。
產業升級,政府是引導。為此,遂寧專門成立了遂寧市新材料產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定期研究、統籌解決全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壯大產業,企業是主體。對于未來新材料企業的發展“助力”,遂寧市將積極幫助重點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模式,以信息化促進新材料行業資源優化和制度創新。而對于該行業的發展“動力”,遂寧市將鼓勵天齊鋰業等新材料企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打破行政區劃、行業和所有制界限,調動更多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培育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
壯大產業,創優發展環境。對此,遂寧市對新材料產業重大項目和關鍵配套項目的立項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在規劃、用地、環評、用電、用氣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
與此同時,資金是企業的動力源泉。為此,遂寧市將不斷強化金融保障,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具備較好發展前景、良好信用記錄的新材料企業提高授信額度,并給予適當利率優惠。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或通過發行債券、票據等籌集發展資金;吸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
發展產業,人才是關鍵。強化人才保障方面遂寧市主要針對技術攻堅階段企業,引進、培養新材料領域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加快新材料專家隊伍建設,不斷引導和鼓勵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向新材料產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