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打造“光伏應用第一城”


鋰電世界 在剛剛召開的合肥市委十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提出,合肥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要以提質增效為中心, 以“創新、轉型、升級”為導向。
作為科教之城的合肥,今年將繼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瞄準國際國內前沿和高端,以創新轉型升級為導向,打造若干個全國性、世界級、國際化產業集群。
高新企業數居省會城市第八
去年,合肥在產業與項目“提質”方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2014年前11個月,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近200家,總數達828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8位;授權發明專利增長21.5%,居全國省會第10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28.4%,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0%以上;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4%,大大超過2%的省定目標。
同時,去年合肥新開工了一大批項目,為合肥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新開工項目4635個,增加522個;在建億元以上項目931個,完成投資超過2000億元、增長17.3%。鑫晟8.5代線、欣奕華智能機器人、華南城一期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中科大先研院等五大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四大港口、三大特殊監管區等八大開放載體建設取得重大突破,軌道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大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等。
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
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合肥有著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新興產業將推動合肥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合肥將繼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在繼續推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加快產業創新轉型升級。
比如,以京東方等企業為龍頭,推進高世代生產線建設,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推進國際智能語音產業園建設,積極發展各類軟件產業,加快打造“中國聲谷”和軟件名城;推進京滬干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引領全國的量子通信產業基地;大力發展工業和服務機器人,積極實施“機器換人”計劃,加快建設全國性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
在推進建筑光伏一體化發展方面,合肥還將大力實施“光伏下鄉”、“光伏扶貧”工程,加快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
加快3D打印等重點項目建設
科技是合肥的重要競爭力,今年合肥將繼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全國創新資源高度集聚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據介紹,今年合肥將加快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創新院、清華公共安全院、北大未名生物院建設,實施風洞實驗室、3D打印、精密鑄造、抗體新藥等一批重點項目。積極與中科院、復旦大學、上海交大、中國農科院等合作共建,與北京中關村等科技園區開展對接,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院的成果轉化。
在完善協同創新平臺之時,合肥還將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并推進智能語音、公共安全、機器人等創新資源集聚,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組建一批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突破燃氣輪機、量子通信、精密制造等關鍵技術。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設立人才招引工作站,加快引入一批國內外高端人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