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經營廢舊鉛酸電池企業共5家


核心提示:中國電池網 1月5日,上海環保局公布的上海危廢證持證企業共計30家,其中核準經營廢舊鉛酸電池的企業共5家,分別為: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偉翔環保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鑫云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
鋰電世界 1月5日,上海環保局公布的上海危廢證持證企業共計30家,其中核準經營廢舊鉛酸電池的企業共5家,分別為: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偉翔環保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鑫云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
據了解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將之回收,經過破碎、分選等多道工序處理,成為硫酸、塑料、鉛酸蓄電池等產品的生產原料。這一轉化利用,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還使得該公司生產成本大為降低,大幅提高了效益。
而湖北國新天匯能源有限公司擅長將市政污泥變廢為寶,甚至實現100%轉化。目前,其項目能日處理300噸城市污泥,可產出1萬立方生物質天然氣。除去企業自身消耗7000立方米外,其余能供300輛出租車使用一天。
曾經有一家瀕臨倒閉的干電池廠,面對困局,他們轉變思路,成立研發中心,對制約廢鉛酸蓄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進行科技攻關。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搭建院士、專家研究平臺等,研發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無污染再生鉛技術”,公司也因此獲得新生。
有了自主研發的“無污染再生鉛技術”、國內首創的“鉛酸蓄電池低溫連續熔煉技術”、15項國家專利技術、130多項循環經濟核心工藝技術及產品制造技術等一系列前沿技術,廢舊鉛酸蓄電池渾身是寶:鉛、銻、銅等有色金屬被提煉、富集于再生鉛,深加工制造成鉛合金,回供給蓄電池生產企業;來自于廢電解液、鉛膏的硫資源,經收集、吸附、凈化等技術處理,被“固定”后回收利用,副產品硫酸鈉成為造紙、玻璃制造企業的重要原料,廢鉛酸蓄電池外殼被提煉成高品質改性塑料,再次被用作制造蓄電池的外殼。
目前,該公司年回收再生資源40萬噸,年處理廢鉛酸蓄電池20萬噸、廢鋁10萬噸,年產鉛及鉛合金25萬噸、鋁合金10萬噸,成為再生鉛領域的技術標桿企業、再生有色金屬領域循環經濟的先行者。
在該回收公司車間,各種廢鉛酸蓄電池堆積如山。這些普通人眼中的“垃圾”,在回收人看來,卻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金礦”。
公司負責人說:“廢電池經過機械化自動破碎分選,將鉛、廢酸、有機物等各種成分完全分開,鉛柵直接低溫熔鑄,鉛膏脫硫后經低溫連續熔煉、精煉,生產出精鉛和鉛合金。”
廢舊鉛酸蓄電池及鉛廢料屬于有害物質,會污染環境,回收廢舊鉛酸電池不僅能減少環境污染,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據了解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將之回收,經過破碎、分選等多道工序處理,成為硫酸、塑料、鉛酸蓄電池等產品的生產原料。這一轉化利用,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還使得該公司生產成本大為降低,大幅提高了效益。
而湖北國新天匯能源有限公司擅長將市政污泥變廢為寶,甚至實現100%轉化。目前,其項目能日處理300噸城市污泥,可產出1萬立方生物質天然氣。除去企業自身消耗7000立方米外,其余能供300輛出租車使用一天。
曾經有一家瀕臨倒閉的干電池廠,面對困局,他們轉變思路,成立研發中心,對制約廢鉛酸蓄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進行科技攻關。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搭建院士、專家研究平臺等,研發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無污染再生鉛技術”,公司也因此獲得新生。
有了自主研發的“無污染再生鉛技術”、國內首創的“鉛酸蓄電池低溫連續熔煉技術”、15項國家專利技術、130多項循環經濟核心工藝技術及產品制造技術等一系列前沿技術,廢舊鉛酸蓄電池渾身是寶:鉛、銻、銅等有色金屬被提煉、富集于再生鉛,深加工制造成鉛合金,回供給蓄電池生產企業;來自于廢電解液、鉛膏的硫資源,經收集、吸附、凈化等技術處理,被“固定”后回收利用,副產品硫酸鈉成為造紙、玻璃制造企業的重要原料,廢鉛酸蓄電池外殼被提煉成高品質改性塑料,再次被用作制造蓄電池的外殼。
目前,該公司年回收再生資源40萬噸,年處理廢鉛酸蓄電池20萬噸、廢鋁10萬噸,年產鉛及鉛合金25萬噸、鋁合金10萬噸,成為再生鉛領域的技術標桿企業、再生有色金屬領域循環經濟的先行者。
在該回收公司車間,各種廢鉛酸蓄電池堆積如山。這些普通人眼中的“垃圾”,在回收人看來,卻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金礦”。
公司負責人說:“廢電池經過機械化自動破碎分選,將鉛、廢酸、有機物等各種成分完全分開,鉛柵直接低溫熔鑄,鉛膏脫硫后經低溫連續熔煉、精煉,生產出精鉛和鉛合金。”
廢舊鉛酸蓄電池及鉛廢料屬于有害物質,會污染環境,回收廢舊鉛酸電池不僅能減少環境污染,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