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治理催熱新能源車 2015年或真正爆發


鋰電世界 環保類題材股昨日漲勢迅猛,同樣有利于防治大氣污染的新能源車概念股亦有所表現。業內人士稱,此次柴靜的霧霾紀錄片將社會對防治霧霾的關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將進一步催生新能源車的推廣預期。
截至昨日收盤,A股新能源車概念股上漲2.45%,充電樁板塊上漲2.77%,鋰電池板塊上漲2.53%。
國泰君安在研報中表示,霧霾紀錄片與環保部長陳吉寧履新兩事件帶動環保熱潮,預計政府未來將加大新能源車推廣力度,尤其是公交領域的應用,加快新能源客車對傳統客車的替代。新能源客車需求增長確定性提高,推動估值增長,相關零部件行業也將受益。
安信證券則認為,近年來集中爆發的霧霾初步喚醒了民眾的生存危機與環境保護意識。環保議題在“兩會”前夕大受關注具有特殊影響,預計今年將成為環保治理的大年,并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去年,全國多地環保部門開展了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研究,結果顯示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城市PM2.5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陳添曾對媒體表示,北京的大氣污染中源自本地排放的占到75%左右,其中機動車污染占比最大,為22.2%;天津市環保局公布的結果中,天津PM2.5來源中本地排放占66%~78%,機動車對本地污染的貢獻度達到20%;濟南市的數據則顯示,濟南PM2.5來源本地污染排放占68%~80%,機動車占15%。
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對新能源車的推廣也愈發重視。北京市規劃2015年在六環內建成平均服務半徑為5公里的充電網絡;北京市發改委、交通委或于3月底前出臺關于減免新能源車過路費、停車費的政策方案;上海針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燒油不用電這一違背新能源車推廣初衷的現象規定插電式混動車必須配以充電樁才能上免費牌照。
同時,2月國家科技部出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計劃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為實現500萬輛的推廣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表示,該政策表明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目標不變,未來不達推廣目標的省市或有補貼下降甚至被剔除出補貼對象的風險,對地方政府是一種激勵。
“盡管2014年新能源車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是從絕對數量上看,2013-2014年全國一共才推廣新能源車9.2萬輛,與2015年底39個推廣應用城市33.6萬輛的推廣目標尚有不小距離,空間依然巨大。”上述券商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