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產業發展 須有頂層設計


鋰電世界 一塊一厘米厚的石墨烯板,能夠讓一頭5噸重的成年大象穩穩站在上面;用石墨烯做的手機電池,一秒內就能把電充滿;以石墨烯為材料的平板電腦,可以隨意折疊成手機大小放在口袋里……作為一種世界上最薄、最輕、最硬的韌性納米材料,石墨烯在電子、航天軍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目前,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啟動了一系列關于石墨烯產業的研究計劃和項目,并將石墨烯發展提升至戰略高度。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石墨烯產業的快速發展,石墨烯作為發展的前沿材料之一被納入《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包括江蘇、浙江、深圳、上海、山東、福建、遼寧、重慶、黑龍江等地的石墨烯產業正在加快布局。由于石墨烯問世時間較短,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發展水平相差不大,石墨烯產業目前還處在以研究為主的階段,產品多處在實驗室階段,產業化進程相對較慢。這個時候,中國制造業才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因此,我們必須統籌規劃,精心布局,緊緊抓住石墨烯研發和產業化所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努力掌握未來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對此我建議,首先應該加大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國家要積極組織協調科技、財政、稅收等部門制定石墨烯技術產業相關的扶持政策,既要加大資金投入和用地規劃,也要謀劃石墨烯研究、應用、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和國際交流的綜合性創新平臺和產業化基地建設,設立國家級石墨烯研發機構,加快石墨烯產業的集聚,并將石墨烯產業發展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其次,制定正確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標準,掌握石墨烯發展的話語權。再次,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石墨烯產業領域,建議國家及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引導金融行業、民間資本及各大國企等社會力量認識石墨烯技術產業產生的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鼓勵其在本企業建立石墨烯的研發機構,減少產業化對接程序,促進石墨烯產業的技術研究和研發成果產業化。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需要將石墨烯確定為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我國是石墨烯資源大國,全球石墨烯儲量的77.5%位于中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2013年全球天然石墨烯產量為119萬噸,其中中國生產81萬噸,占全球產量的68%,位居全球首位,歐盟95%的石墨烯來自中國。這些年我國大量優質鱗片石墨烯原料以每噸3000至5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口,甚至被某些國家進口存入海底。在我國大量出口石墨烯初級產品的同時,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早已把石墨烯列為戰略性資源進行儲備,嚴格控制開采。
因此,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將石墨烯確定為戰略性礦產資源,由國家調控開采總量,實行保護性開采,必要時實施用途管制政策,務求優材優用、物盡其用,對石墨烯原礦和初級產品的出口作出相應的限制,對出口公司的資質進行嚴格管控,加快研究在不違反WTO規則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優質石墨原礦過量出口的政策。同時,抬高石墨烯企業的準入門檻,推動石墨烯資源整合,提高環境門檻,治理、關停一批規模小、技術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將優質石墨烯資源配置給有實力、有技術、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做大做強采、選、冶一體的高科技龍頭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