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新能源新招


鋰電世界 漢能(00566.HK)暴跌兼停牌,小投資者不知何去何從;遠至美國,捧場客亦深受其害。老畢早前提過的紐約上市太陽能ETF(Guggenheim Solar ETF,代號TAN)三兩個交易日跌近一成,正是拜漢能在30只成分股中獨占12%所賜!
受事件影響,Guggenheim決定把漢能剔出TAN,生效日期為該股復牌后第二個交易日。換句話說,漢能復牌首天是跌是升,足以決定這只ETF的投資者能否收復部分失地。
莫見樹不見林
漢能崩盤有其獨特性,若純因該股落難而對太陽能板塊退避三舍,非但反應過敏,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知一個產業的投資前(錢)景,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參考“聰明錢”(smart money)在相關板塊押上多少真金白銀。
舉個例子,巴郡旗下巴郡能源(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前稱MidAmerican Energy),迄今在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項目合共投資150億美元。巴菲特表明,隨時在綠色領域加碼一倍,多押150億美元。
中國投資者注意力盡在漢能,但老畢卻被一則與“股神”有關的新聞吸引。彭博上周報道,巴郡一面享受投資太陽能帶來的巨額稅務優惠,一面卻在人均太陽能就業全美第一的內華達州大力反對一項鼓勵家居綠色能源的計劃,大有雙重標準之嫌。
事緣內華達州建議提高“凈計量電價”(net metering)上限,一經落實,該州居民將可生產更多家用太陽能電力。“凈計量電價”確保擁有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的消費者可以根據向電網輸送的電量,從家用電費單中扣除一部分,那等于為向電網輸回過剩能源的消費者提供全額抵免,乃一項針對用戶端的綠色政策。
“凈計量電價”設有上限,以內華達州為例,上限為高峰用電量的3%,去年參與計劃的消費者增加一倍。巴郡之所以受到綠色團體口誅筆伐,全因旗下NV Energy(內華達州最大電力公司)強烈反對提高上限。
看了這則新聞,在下不以NV Energy反對上限為怪,只覺綠色團體一廂情愿無比天真。顯而易見,巴菲特在再生能源領域投下以百億美元計資金,非為向世人彰顯股神有多支持綠色生活,而是認定相關投資能為他自己和巴郡股東帶來豐厚回報。
巴菲特不會為了區區家用發電補貼操心,他看中的是公用事業規模(utility-scale)的再生能源發展。NV Energy反對提高“凈計量電價”上限,理由是家用太陽能發電量與凈計量電價掛鉤,內華達先例一開,其他州難保不會跟隨。巴菲特熱愛壟斷討厭競爭,不管投資在哪個領域,講究的都是“護城河”,綠色能源焉能例外?
巴郡手頭現金接近600億美元,旗下不同業務和投資產生的自由現金流每年多達二三百億美元。巴菲特從不熱衷于派息/回購,且必須為巴郡在他身故后持續發展妥善籌謀。從這點著眼,再生能源大有可能是股神為巴郡長遠增長部署的重要棋子。
規模夠大增長夠快
以一家市值3550億美元、錢多到令人“煩惱”的公司來說,要找到規模夠大、增長夠快的產業押寶,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評估,由2012至2035年,全球在再生能源的總投資將達6.4萬億美元。相形之下,巴郡在相關項目已投入的150億美元、計劃加碼的額外150億美元,以至傳聞中巴郡計劃于能源領域作出的500億美元單項并購,放諸這片“綠色海洋”,其實算不了什么。
漢能神話正式破滅,但財力超卓、以聰明見稱的投資者,一舉一動皆說明綠色神話現在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