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光伏組件制造商Solar-Fabrik向當地法院遞交自我管理破產申請


核心提示:中國電池網 2015年2月,德國為數不多的幾家幸存光伏組件制造商Solar-Fabrik向當地法院遞交了自我管理破產申請。公司雖一再強調并未過度陷入負債泥潭,但其資金流動鏈已面臨險境。日前,公司宣布,計劃精簡員工規模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公司競爭力。
鋰電世界 2015年2月,德國為數不多的幾家幸存光伏組件制造商Solar-Fabrik向當地法院遞交了自我管理破產申請。公司雖一再強調并未過度陷入負債泥潭,但其資金流動鏈已面臨險境。日前,公司宣布,計劃精簡員工規模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公司競爭力。
此前,SolarFabrik曾在土耳其拿下過當地最大的太陽能電站建設項目Torbali。去年7月,該公司還曾收購破產的Centrosolar的組件制造廠,保住了德國的一百四十三個就業崗位。而如今公司自身也不得不因資不抵債,面臨裁員窘境。
日前,公司宣布,預計解雇總部弗萊堡的65名員工,日前已與企業勞資聯合委員會達成協議,正式辭退將在5月底開始,最遲三個月內結束。今后公司在弗萊堡的總部將僅保留90名員工。據公司宣稱,精簡團隊后企業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等固定成本會顯著降低,從而保證SolarFabrik重新贏得市場競爭力。公司工會與管理層共同認為,這是能夠延續企業生命的最好辦法。
至于Solar-Fabrik突然不景氣的原因,公司給出這樣的答案:2014年第四季度市場上一度出現大規模的需求萎縮,導致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的暴跌。目前,律師Thomas Oberle受雇于公司董事會,與代理人共同負責企業重組各項事宜。四月初,公司曾通知法院,如果無法找到合適的投資者,公司將在五月面臨破產。隨后當地法院于5月1日開啟了一般破產程序,幾天后轉為自我管理破產程序。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