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新能源汽車租賃論壇在北京舉行


鋰電世界 一場名為“探索的春天”的首屆北京新能源汽車租賃論壇,27日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行。該論壇由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聯合10余家單位發起,吸引了包括新能源汽車租賃運營企業、充電設施建設及運營企業、租車平臺與技術開發單位、新能源整車企業,以及相關行業組織約百余位人士參加。
據北京新能源汽車租賃論壇副秘書長許瓊林介紹,今年前幾個月從事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2014年以前的總和,說明有大量的企業看好新能源汽車租賃的發展。但是,新進入的企業也要做好長線作戰的心理準備,目前新能源汽車租賃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還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試錯,很難做到在這里投入資金很快就能帶來回報。所以很多傳統的汽車租賃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租賃還在觀望狀態,傳統汽車租賃有著完整的盈利模式,原來的汽車租賃企業也都有著穩定的收益,他們并沒有太大動力去推動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不過這也給了新進入企業更好的機會快速地擴大市場規模,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這些新進入的租賃企業也很可能在未來成長為未來汽車租賃行業的領軍企業。
從2013年北京第一輛純電動租賃車輛上路運行以來,新能源汽車租賃企業(包括專營純電動汽車租賃企業)在北京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已發揮著顯著的示范作用。目前,租賃車輛在北京已上牌的新能源汽車中的占比,已經達三分之一。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牛近明主任表示,之前提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時,大家還認為在經歷寒冬,需要企業抱團取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現在似乎迎來了春天。這個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租賃無疑將是新能源汽車進一步走向市場的主要環節。因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發展的方向,初期可以先從公共交通做起,北京市2015年就計劃至少推1000臺電動公交、1000臺電動出租車。但這些還不夠,新能源汽車真正要發展起來還需要廣大的私人消費市場的啟動,新能源汽車租賃就是給消費者以較低成本體驗新型交通工具的機會,從而慢慢地培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習慣。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究中心吳小員教授表示,從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租賃企業的發展經驗來看,新能源汽車租賃還有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國外不少的租賃企業都出現各種問題,難以為繼,從少數成功的企業來看,新能源汽車租賃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借助當地政府的力量。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初期投入巨大,并且短期難以獲得回報,單獨依靠企業個體的力量很難完成,而新能源汽車租賃同時還承擔著提升交通工具運輸效率、保護環境等公共服務功能,政府也有意愿來推動這一產業的發展,所以PPP(政府和企業合營模式)或許是新能源汽車租賃發展初期的最優選擇。
對此,北京市租賃行業協會副會長范永耀表示,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要想成功首先需要有足夠大的客戶基礎,同時要做到隨取隨用、異地換車等便利性,分時租賃才能成為可能?,F在做新能源汽車租賃的企業客戶基數都比較小,網點也不夠多,而且相互之間還會有一些充電樁和車位的獨占。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由政府進行統一的協調,租賃企業之間能夠共享一些車位以及充電樁資源,眾人劃槳開大船,共同把新能源汽車租賃這件事真正做起來。
在論壇的講演與沙龍溝通中,與會者普遍認為雖然新能源汽車真正進入北京市場僅有一年多的時間,市場還屬于導入期,目前消費者對使用新能源汽車雖不乏嘗鮮者,總體上畢竟還沒有形成普遍的消費習慣,新能源汽車租賃這一行業面對著一系列的課題。有行業專家認為,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租賃業眼下呈現出“高、大、等”的特點:即投資者的熱度高,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大,但市場還在等著消費習慣的形成。
匯聚各方意見和建議,本次論壇最后形成了對于今年北京新能源汽車租賃業的相關共識,2015年將是新能源汽車租賃業進行運營模式探索的元年,同時提出: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內部是伙伴而不是對手,因為市場還沒有真正打開,所以每一家公司的每一項進步,都應被看作是為行業添磚加瓦,都應視作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租賃業的進步。只有這樣的進步累積起來,才會逐漸將行業推向快速成長;只有全行業的朝氣蓬勃,才能有各家企業的發展空間。論壇還對政府盡快出臺對新能源汽車租賃行業的傾斜政策支持,社會單位可積極考慮租用新能源車輛,社會輿論應對此行業多鼓勵多支持等多個方面均有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