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基地


鋰電世界 7月17日,長沙市城區再次投入80臺新型純電動公交車。這次均是比亞迪K8純電動公交客車,整車長10.5米。
長沙市城區共投入有180輛純電動公交車,預計今年內還將有29條公交線路320臺純電動公交車上線運營。擔當主力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
比亞迪已在全球超過45個不同國家與地區、150個城市實現純電動公交車投放和商用化運營。
從研發到生產,比亞迪始終堅持“更低耗能,更少排放”的環保理念,堅持技術創新,一步一步將社會責任與夢想付諸行動。在這個過程中,比亞迪和長沙結下的不解之緣步步加深,長沙對新能源產業的貢獻也隨之不斷增長。
長沙現在是比亞迪唯一橫跨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類全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比亞迪將以長沙為中心,建立輻射全球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基地。
助力長沙公交零排放
首批80臺比亞迪K8純電動公交車上線后,年內長沙還將有320輛K8陸續駛上街頭,這將是K8在全球首次大規模投放和運營。
比亞迪K8純電動客車單次充電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整車采用兩級踏步設計,動力電池布置于車廂地板下,進一步擴大了整車內部空間。在降低整車重量、提高整車安全性能的同時,將乘客座椅數量增加到38個,相比同類燃油車型,優勢明顯。
從2010年5月開始,比亞迪先后在深圳鵬程電動投入運營的800臺e6純電動出租車累計總行駛里程3.13億公里,相當于平均每天繞地球4圈;單車最高行駛里程超過70萬公里,相當于普通私家車25年左右的行駛里程。
2011年8月,比亞迪開始陸續投放于深圳巴士、深圳公交運營的780輛K9純電動公交客車,其中660輛可監控車輛的累計行駛里程7525萬公里,單車最高行駛里程26萬公里。
早在2012年,比亞迪在長沙就率先投放運營了100臺K9純電動公交,近三年來運行情況良好。
根據“長沙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公交行業必須在今年12月31日前淘汰所有國Ⅱ級以下排放標準車輛。截至6月30日前,長沙所有黃標公交車均已下線,更換新能源公交車上線運營。
黃標車是高污染排放車輛的簡稱,據測算,一輛黃標車的排放量相當于28輛國IV綠標車污染排放量。將黃標車淘汰更新為純電動公交車,是公共交通向零排放目標邁出的一大步。這不僅能讓廣大市民切身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生活品位,還能有效促進城市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
目前比亞迪在長沙已投入100個電樁,可滿足500輛電動車使用,在建的還有300個。根據電動樁的建設速度,預計今年內還將有29條公交線路320臺純電動公交車上線運營;未來長沙將把純電動公交車作為公交行業主要車型服務乘客。
星城首家產值過百億車企
比亞迪創立于1995年,現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2014年,比亞迪秦銷量逾1.4萬輛,穩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寶座。2015年5月,比亞迪新能源車以4041輛的銷量成績拿下全球第一。
雨花區和雨花經開區對招商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唯有環保的、科技的、符合世界能源發展潮流和趨勢的企業,才是上上之選,對民族工業自主品牌也是情有獨鐘。有個年銷售額有幾十億但有一定污染的企業,主動上門卻遭到不失禮貌的拒絕,而像比亞迪這樣的民族汽車自主品牌企業,他們拿出百分百的誠意和干勁,千里南下招商,感動了比亞迪決策層,最終拍板定址在園區。
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8月,是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內資企業,注冊資本10億元。
長沙是比亞迪電動客車的全球制造中心,含整車及相應配套零部件,規劃年產能1萬輛,于2010年投產,主要產品有K9、K8、C9等多款純電動大巴。其中K9是比亞迪第一款也是全球第一款純電動大巴,各項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2012年底,長沙比亞迪正式投產,主要產品有中高級車思銳、全棲MPV車型M6、時尚微車F0和純電動大巴K9系列。
2013年長沙比亞迪實現乘用車產銷8萬余輛,電動大巴生產453輛。全年工業總產值50.66億元,出口乘用車7400輛,電動大巴20余輛,創匯5000萬美元,成為湖南汽車出口量最大企業,其中乘用車出口占湖南汽車行業出口總量的95%。
2014年,在自主品牌汽車銷售大幅下滑的嚴峻形勢下,比亞迪緊緊抓住國家第二輪新能源車推廣工程的重大機遇,新能源車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得益于此,長沙比亞迪新能源車產、銷和公司產值均實現倍增,產值達100.13億元,成為了長沙第一家產值過100億元的汽車企業。其中,電動公交全年銷售2485輛,同比增長472.58%。全年稅收除抵扣2億多進項抵扣后應繳1.33億元,實繳1.68億元。為社會創造了8000多個就業崗位。2015年長沙比亞迪產值預計將突破110億元,2017年更將突破200億元。
正因為有了長沙這樣給力的生產基地,比亞迪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推廣新能源車的步伐勢不可擋。
比亞迪新能源戰略基地
長沙是比亞迪的福地,這里的一草一木,尤其是當地人的敬業和熱忱,深深吸引了這家卓越的企業。
如為讓比亞迪如期進駐,園區人頂著高達42℃的炎熱酷暑,連續作戰、奮不顧身進行拆遷。期間一位老同志因連續作戰突然暈倒,醒來后淡淡地說:“不能說工作太累,只能怪自己身體不好”,爬起來又上;拆遷攻堅小組為幫助苗木經營戶移栽,挖樹隊早晨七點開工,他們六點半便到了,頂著烈日暴曬和漫天飛舞的塵土,默默地堅守,一刻也不離開現場。直到凌晨三點,搬遷車輛、吊車停工后才離去。100天時間拆完3000畝土地,包括長沙花卉市場的整體搬遷,被傳為佳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先生評價,這是亮劍式的做法,霸得蠻,信得過。為爭取新能源卡車、特種車生產基地落戶長沙,打造新產業鏈和完善上下游配套建設,市長胡衡華、雨花區區委書記邱繼興專程到深圳總部拜訪。上佳的優質服務和誠心,讓王傳福深為感動,不斷追加在長沙的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投入。
今年5月18日,比亞迪汽車與雨花區經開區簽署合作備忘錄,投資50億元在長沙比亞迪汽車城二期興建電動卡車及專用車生產基地。
比亞迪由此將長沙基地擴展為由電動轎車、電動客車和電動卡車及專用車三部分組成。電動卡車及專用車項目計劃年內投產,是比亞迪電動卡車及專用車全球制造中心,含整車及相應配套零部件,面向全國工廠提供電動底盤、車橋等核心部件。2016年將達產2500輛,規劃至2020年達5000輛年產能,2025年擴建到1萬輛年產能。
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對此表示,近年來比亞迪堅持走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發展之路,旗下系列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外所占市場份額迅速攀升,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環保工作均具有重要意義,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探索。當前,長沙已成為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增長極,產業配套能力日益完善,消費活力持續旺盛,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希望雙方在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上,繼續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圍繞汽車、新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領域進一步加強深層次合作,長沙也將一如既往地為比亞迪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王傳福介紹,電動卡車及專用車項目落戶,使長沙成為比亞迪唯一橫跨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類全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比亞迪將以長沙為中心建立輻射全球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基地。
比亞迪在長沙的布局,直接推動了其雙驅戰略的升級——全產業鏈全市場戰略,即掌握核心科技鏈并形成“7+4”戰略布局,比亞迪志在把中國道路交通領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基本用電搞定!在長沙等城市的鼎力支持下,比亞迪新能源車全市場戰略布局得以順利推進。
長沙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社會各界使用新能源車不僅環保,還實實在在省錢,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近年來,長沙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調結構、轉方式、促改革、求創新、擴開放,推動產業結構、項目結構等全方位優化,長沙經濟發展已經由過去的工程機械一業獨大轉向多點支撐、創新發展,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移動互聯網、文化創意等新型戰略產業都取得了快速增長。各級政府部門通過具體支持比亞迪等企業的發展壯大,為長沙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