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公司使用自有資金2667萬增資星城石墨,持有其40%股權。2014年8月星城石墨成功登陸新三板,公司出售星城石墨5%股權,以利好其后續期、做市以及再融資,目前公司持有其35%股權。子公司星城石墨通過與資本市場對接,拓寬其融資渠道,有利于增強公司競爭力。
星城石墨是國內先進的負極材料供應商,綜合實力位居市場前三
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復合負極、新型負極(軟碳和硅碳)等四大系列。公司從人造石墨開始切入市場,隨著公司技術實力的不斷提高,公司加大了發展天然石墨、復合負極、新型負極材料的開發和推進力度,形成了四大系列負極材料齊頭并進的局面。公司目前產能6000噸,僅次于深圳貝特瑞和上海杉杉公司。同時公司技術優勢明顯,擁有已授權發明專利4項,已受理發明專利2項,另有10余項專有技術,PSG和HCG系列新產品已成功推廣并逐步實現量產,新開發3C高端軟包負極材料開始批量化生產和應用,并在產品匹配階段。
2015年前三季度,星城石墨實現營業收入5076.41萬元,同比增長34.54%,實現凈利潤590.82萬元,同比增長160.82%,主要因為公司調整產品結構,積極向動力電池領域轉型,降本增效收獲明顯,公司毛利率亦有明顯提高。我們認為隨著中高端產品的放量,優化了公司產品和客戶結構,公司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
新能源汽車進入爆發期,負極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2015年,隨著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進入爆發期。根據工信部統計,2015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4.4萬輛,銷售13.6萬輛,同比增長率高達2倍和2.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3萬輛和8.7萬輛,同比增長1.9倍和1.8倍,2015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25萬輛。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成本占比為5%-15%,是鋰電池重要的原材料,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負極材料,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爆發期,預計2018年鋰電池負極材料需求量達15萬噸,復合增長率達30%。
星城石墨切入比亞迪核心供應鏈,競爭優勢明顯。根據公告披露,公司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比克動力、福斯特、優特利、億緯鋰能、蘇州星恒等行業重點公司。動力電池對負極材料的一致性要求較高,因此鋰電池廠商對負極材料的選用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周期認證,一旦通過認證不輕易更換供應商。公司切入比亞迪等核心供應鏈,客戶優勢明顯,隨著比亞迪等高端新能源汽車放量,公司負極材料發展前景廣闊。目前正在測試評審和通過測試的企業還有天津力神、超威電池、合肥國軒、沃特馬、光宇、ATL、LGC、SDI、SKI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為公司的下一步銷售放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維持公司“買入”評級。子公司星城石墨成功登陸新三板,成功與資本市場對接,拓寬融資渠道,同時增強公司競爭實力。預計公司2015-2017年的每股收益為0.07、0.55和0.82元,維持“買入”評級。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持續火爆,各企業明確了動力電池為未來發展方向,拓展產品線、新建工廠等現象不斷出現,這也就催生了鋰電原材料的需求出現暴漲,影響最明顯的,是鋰鹽的供應出現嚴重的短缺,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從2015年初的4萬出頭一路上漲至7萬/噸,而且仍然搶手,預計未來2-3年內,鋰電整個產業鏈供不應求的現象都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