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記者慕名來到被譽為“全國光伏試點第一村”的大寧縣昕水鎮而吉村。在村口的一片空地上,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劃一,一塊塊藍色多晶硅組件在太陽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走進光伏控制室,只見電表箱里一個個跳動的數字,實時記錄著這個光伏電站的發電量,也標示著太陽能為這個貧困村帶來的財富。
“一次投資、多年收益,光伏扶貧開啟了脫貧新路,既減輕了村民的用電負擔,又給村集體帶來收益。”村黨支部書記許玉生邊走邊向記者介紹,“多年來,村民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可因立地條件差,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
昕水鎮而吉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全村264戶、860口人,貧困戶有153戶,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60元。從2014年6月電站建成并入網運營后,已累計發電17萬千瓦時,按每千瓦時電上網價1元計算,可收入17萬元。一位叫“五兒”的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光伏電板真是“寶貝”,照著太陽就能發電,給村里帶來財富!
3日上午,記者從大寧縣城出發,沿山間公路盤旋50余公里,來到群山環抱中的太古鄉。這里被稱作大寧“最窮的鄉鎮”,由7個行政村組成,1180戶,4481口人。今年在省、市、縣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400萬元,新建了一座500千瓦的太陽能光伏電站,預計年底前竣工。
一下車,凜冽的山風迎面撲來。站在山頭,俯視山坡,只見一排排太陽能板構筑成的光伏“梯田”錯落有致。鄉黨委書記許華偉告訴記者,這些荒地荒坡以前種啥效益都不高,難有個好收成。但這里光照充足,非常適宜發展光伏電站。開發山地光伏一方面能加快百姓脫貧步伐,另一方面我們在山坡種苜蓿草,山下發展養殖業,還能創造綠色GDP。
離開太古鄉,記者又來到了三多鄉川莊村村級電站。
與其他光伏電站不同,該電站采用的是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具有溫度系數低、弱光發電性好等特點,同時具備能耗低、無污染、柔性可彎曲、光照角度要求低等優勢,但投資成本也相對較大。川莊村黨支部書記賀新義說,電站于2015年4月開工建設,占地5.5畝,年發電量約15萬千瓦時,每年收益約15萬元,目前光伏組件已安裝完成,正在辦理并網手續。
如何才能保障光伏發電惠及貧困戶,真正做到精準扶貧?縣扶貧辦主任郭云廷介紹道:按照精準扶貧、收益到戶的要求,我們規定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的60%以上,用于直接支持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重點支持沒有勞動能力的深度貧困人口增收;企業每建設10兆瓦地面集中光伏扶貧電站,每年拿出100萬元以上收益,主要解決當地無勞動能力深度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初步嘗到光伏發電的“甜頭”后,大寧縣計劃“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做大光伏扶貧,在全縣80個貧困村每村建設一個100千瓦光伏電站,同時利用荒山荒坡,由企業投資建設10兆瓦以上30個光伏電站。“光伏扶貧目前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大規模推廣最大的難題是資金。”郭云廷說:“光伏扶貧試點工程靜態投資約0.8萬元/千瓦,建設一個100千瓦的光伏電站約需要80萬元,省里安排50萬元整村推進項目資金,但仍有30萬元的缺口。這些難題我們眼下正在協調各方努力解決。”
做大光伏扶貧,開拓“金光大道”。大寧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鹤峰县|
虎林市|
连山|
深圳市|
吴桥县|
阳谷县|
宜阳县|
曲松县|
务川|
玛曲县|
革吉县|
布尔津县|
昔阳县|
睢宁县|
堆龙德庆县|
万年县|
绥棱县|
神木县|
樟树市|
桃园市|
建始县|
连山|
尤溪县|
山阳县|
平和县|
乌鲁木齐县|
汕尾市|
定襄县|
永顺县|
策勒县|
靖宇县|
贵德县|
武汉市|
伊金霍洛旗|
莫力|
恩平市|
凌源市|
裕民县|
永城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