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將公開新能源汽車推廣騙補核查和處理結果


核心提示:中國電池網 5月28日,財政部發布聲明,“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騙補核查,現場核查已經完成,目前處于會審階段”。
鋰電世界 5月28日,財政部發布聲明,“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騙補核查,現場核查已經完成,目前處于會審階段”。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受到政策的強力推動。從2010年開始,我國便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由于監督機制不完善,騙補隨之愈演愈烈。2016年1月份,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啟動對新能源汽車相關情況的專項核查工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運營企業、租賃企業、企事業單位等新能源汽車用戶全部列入核查對象。國務院也把遏制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作為重點工作之一。
此前,央視曝光了10家涉及騙補的企業,分別是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陜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宏汽車有限公司、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蕪湖寶騏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以及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2015年12月單月產量(主要依據是機動車出廠合格證)均超過全年產量的50%。
對于騙補行為,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公開表示,“局部地區確實存在少部分企業騙補的現象,對于騙補企業,沒補貼的錢不會下發,已補貼的錢一定要扣回。依法進行處置,直至取消這些企業的資質”。
對于騙補的企業到底有哪些?將受到怎樣的處罰?這些問題一直受到業界的關注和猜測。此次,財政部公開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核查有關情況的聲明,表示“現場核查已經完成,目前處于會審階段”。聲明特別強調“財政部和部內有關司局至今未接受過媒體采訪,核查及處理情況,將按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及時公開”,記者認為,此舉旨在消除媒體及行業過度的猜測和遐想。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