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太陽能出售8.6億資產 中國源暢接盤擬解退市危機


鋰電世界 9月4日晚間,興業太陽能公告稱,與買方佳意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源暢全資附屬公司)訂立買賣協議,出售新疆、甘肅兩間附屬公司各81%股權,總代價為8.61億港元。其中3.61億港元以現金支付,余下5億港元以承兌票據支付。興業太陽能方面表示,交易事項將能夠使集團重新調配資源至其他業務及有助精簡其業務,而所得款項預期將用作集團一般營運資金及未來業務發展。
9月5日,中國源暢也發布了與興業太陽能的買賣協議以及重組協議公告,希望能借此向香港聯交所申請復牌。早在2013年8月,中國源暢宣布暫停買賣,起因是多位高管涉嫌欺詐。其停牌至今已超過3年。
興業太陽能:重心放在中南部
根據公告,興業太陽能出售的這兩間附屬公司分別為新疆興業新能源有限公司、武威東潤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均為全資附屬公司,從事太陽能工廠項目的發展及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太陽能還向佳意投資保證,兩附屬公司的太陽能資產將于完成日期后首3年內每年總計發電量不低于1億千瓦時。
此外,根據財政部頒布的《關于組織和申報附加補助資金目錄的通知》,兩附屬公司各自的80兆瓦時太陽能資產將被納入第六批(補助將于完成后一年內支付),余下20兆瓦時太陽能資產將被納入第七批或隨后批次(補助將于完成后兩年內支付)。
由于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長期處于資金短缺狀態,截至2016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累計達到550億元。
此次出售兩附屬公司,興業太陽能面臨的補貼缺口問題并未就此轉移。公告中提到,在完成規限下,興業太陽能承諾自發電廠開始投產到第六批可再生能源補助目錄公布期間,已付或應付國家電費補助的任何缺額,按要求始終以等額現金基準彌償買方。
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的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興業太陽能財務總監余俊敏表示,投資電站方面,集團未來會撤出西北市場,集中發展廣東、海南及湖南地區的投資。
談到負債率時,余俊敏表示,上半年興業太陽能負債比率為68.8%,集團目標將負債率減至50%以下水平,但進度就要視集團賣電站的進展而定,將優先出售位于西北的電站。
9月5日,興業太陽能方面向記者回應,此次出售兩附屬公司股權與退出西北市場無關,只是剛好契合買方需求。興業太陽能方面重申,目前公司重心放在中部和南部。
OFweek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馮輝表示,以往西部地區因為光照、土地資源的優勢在光伏電站開發領域獨占鰲頭,但隨著近幾年“棄光限電現象”愈演愈烈,西部地區已經不再是企業投資光伏的唯一選擇。
“西部地區的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短期內不會有質的突破,就企業投資來講,可以順應行業趨勢,將中東部地區作為戰略布局新重心。”馮輝指出。
中國源暢:擬申請復牌
不過,對佳意投資來說,也寄望收購能解決母公司中國源暢的退市危機。
中國源暢自2013年8月16日起停牌,但直到兩個月后,中國源暢才公告,多位高管因涉及常州、大理兩間全資附屬子公司虛報注冊資本的案件被公安局逮捕。
此后,中國源暢業務營運幾乎終止,香港聯交所認為這不符合《上市規則》中關于發行人須有足夠業務運作或資產的規定,先后于2015年1月5日及7月8日將該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第一及第二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源暢于除牌程序第二階段屆滿前曾提交復牌建議,理由包括擬收購一家太陽能發電廠,但香港聯交所上市部認為該建議并不可行,此后經歷申請復核、裁決、再申請復核和裁決等程序,香港聯交所依舊維持將中國源暢置于除牌程序第三階段的決定。
停牌期間,中國源暢為復牌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包括與投資者訂立貸款協議,收到投資者約1300萬港元的融資,頻繁地對高管人事進行調整等。
此次中國源暢與臨時清盤人、投資者及張順宜(投資者擔保人)簽訂的重組協議,監管及執行公司重組事宜。其中就包括:投資者認購新股份;向獨立承配人配售新股份;向獨立機構投資者發行公司可換股債券;向股東公開發售新股份;公司與其債權人簽訂計劃安排或替代債權人安排,以償還債權人未償還金額。
記者了解到,中國源暢的投資者目前正準備新復牌建議,當中也包括此次收購興業太陽能資產協議及重組協議詳情,以呈交香港聯交所。
根據香港聯交所在9月2日發布的公告,中國源暢將有最后6個月的期限提交可行的復牌建議,如果至第三階段結束前(即2017年3月1日),香港聯交所尚未接獲可行的復牌建議,該公司的上市地位將予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