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玩轉光伏發電 你還在等什么?


鋰電世界 昨天是專屬于老年人的重陽節。人老不可怕,心態和精神上變老了才可怕。所以,要像下面這些老人一樣,永遠都要葆有一顆好奇、好學、接受新鮮事物的心。
房子漏了怎么辦?87歲老人另辟蹊徑
屋頂漏雨了怎么辦?很多人想到的是修。但87歲的鐘先生卻有不同的想法:他打算利用修屋頂的契機,順便將屋頂建成一個太陽能發電場。
“我平時就喜歡看報紙,看到我感興趣的,都會保存記錄下來。”鐘老隨后拿起一份是當地的晚報,上面有一篇關于澳大利亞140萬戶家庭靠屋頂太陽能發電的報道。而在2015年2月16日的《環球時報》上,有一篇關于巴基斯坦議會大廈靠太陽能發電的報道。
鐘老說:“看到這些,我感觸很深,外國人都在提倡利用太陽能,為什么我們不能搞呢?既環保,又節能,還衛生,所以我一直想嘗試下。但朋友們都說,你都87歲了,還折騰什么?我覺得我身子還不錯,還能折騰折騰。”
隨后,鐘老又拿出了今年2月22日的《人民日報》,在題為《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文章中,“支持和鼓勵各地結合自然氣候特點,推廣應用太陽能發電,發展被動式房屋等綠色節能建筑”,“鼓勵發展屋頂綠化”等文字上都被他用紅筆標記了出來。“看到國家都這么支持,我就更有底氣了,也更想嘗試了。”鐘老笑著說道。
而促使老人下決心把想法付諸實施的,是前不久的一場雨。“那兩天下雨,我這16年的房子屋頂漏水比較嚴重,正好也要找人修一下,干脆就一起做個改造,弄個太陽能發電,也算響應中央的號召,到時候我可是淮安第一家太陽能發電家庭呢!”
沒有養老金不可怕躺著也能賺錢
“我75了,這是第一等好事!”甘肅慶陽75歲的老人范光亞高興的說。
老人說的是自家屋頂的家用光伏電站。范光亞老人說:“以前家里用電情況很不好,裝了光伏板以后,空調了暖氣了也就能用起來了。”
除了解決了老人生活中的用電困難,家用光伏電站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使老人有了穩定收入。
范光亞老人和老伴兒收入微薄,后來當地供電局的工作人員向老人推薦了光伏發電項目,并幫助老人建起了光伏電站。“這座電站裝機容量2.6kW,在甘肅這邊一年下來發電量能有5000度,老人自己用的非常少,剩下的都賣給電網,再加上國家補貼,一年下來能有3000多塊錢的收入。”當地供電局的工作人員表示。
如今的范光亞老人越過越好,不但享受到了便利舒適的生活,而且還依靠光伏電站享受到了額外的養老收益,因此,老人每次談起自家的光伏電站,臉上都會笑開花。
七旬老人玩兒轉光伏發電
家住江蘇的楊祝林老人興趣廣泛,對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方面的信息特別感興趣。后來,他了解到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光伏發電項目之后,就動起了心思:“光伏發電既實用又環保,而且價格適中,我們家屋頂有一大片空地,閑著也是閑著,利用起來不是很好嘛,既能節約用電,從大環境講,又能推廣新能源的利用,保護環境。”
于是,楊祝林老人投資了一套11kW的光伏發電項目,每天最高發電量可達70度,自家每天用20度左右,剩余的全部賣給國家電網,“政府補貼加上賣電收入加起來七毛錢一度,從價格上來說還賺呢,投資有回收!”楊祝林老人笑著說。
高手在民間六旬老人自制光伏汽車
小學沒畢業的六旬老人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做出了一輛光伏汽車?!
厲害了我的爺!
楊正華老人打造的這輛車覆蓋了五塊太陽能電池板,雖然其貌不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全智能的電池控制,還有電子顯示屏。“我的能源是太陽能,現在最先進的能源!”老楊無比自豪的表示,并且給自己的愛車命名為“太陽能老年代步車”。可以欣賞這輛車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