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鋰電世界 “十一五”期間,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快速,在實現了商業化的同時,取得了重大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中國也在該領域從世界生產大國向世界強國邁進。
一 利用領域不斷擴大,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1. 8項技術研發與創新奠定發展基礎
太陽能熱利用8項核心技術在2010年均有所突破和創新。這8項技術分別是:太陽能低溫熱水集成技術,高效平板集熱技術,分體式承壓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采暖及輔助能源匹配技術,太陽能中高溫集熱技術,溫度80℃~250℃和350℃~450℃,太陽房、太陽灶技術與新產品,太陽能工農業利用技術和太陽能空調、發電技術研發與示范。
2. 自主創新延伸四大領域
這四大領域分別是: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向熱水工程系統擴展,生活熱水向采暖擴展,民用熱利用向工農業熱利用擴展,低溫技術向中高溫熱能技術擴展。
這四大領域的拓展得益于科技創新與研發投入。
二 平板集熱技術重受市場青睞
翻開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發展歷史,從1975年到2000年這25年間,太陽能熱利用發展離不開平板集熱器的貢獻。由于我國2000年以后太陽能真空管走出實驗室,開始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使產品質量改進成本大大降低,并以其結構簡單和能夠全年使用等優勢,很快風靡國內。與此同時,以平板集熱器為核心部件的太陽能系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生產平板集熱器的企業也逐漸減少。然而在《可再生能源法》和各地出臺在建筑上強制安裝太陽能政策的支持下,特別是2008年以來,我國平板集熱器產品質量和性能以及平板太陽能熱水系統性能、結構大大提高,在建筑上安裝太陽能要求安全可靠、壽命長和外型美觀,平板太陽能熱水系統因能夠較好地滿足這些要求,重又受到青睞。同時,在地方政府強制安裝和大型集熱工程予以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大型太陽能熱水工程,像樓堂館舍和機關學校等大型熱水工程,要求工程質量好、可靠運行和少維護,這也催生了平板太陽能熱水系統大顯身手的平臺。另外,大型太陽能工程系統和建筑物上安裝的太陽能家用熱水系統要求承壓、安全、可靠、長壽命、經濟合理與建筑結合美觀等,喚醒了人們對平板熱水器的重視。
自2008年以來,生產平板集熱器及系統的企業產品性能已經大幅提高,生產裝備明顯改善,已完全可以使家用太陽能系統和大型太陽能工程系統安全可靠地使用。不僅平板集熱器生產的老企業備受鼓舞,一些以生產真空管熱水系統的企業也開始著手平板熱水系統的開發與生產。特別是隨著平板集熱器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擴大,一批新加盟太陽能行業的企業也把眼光放在了平板集熱器的開發上。可以預計,在平板集熱器生產與研發企業的努力下,未來建筑結合太陽能系統和大型太陽能工程系統中,平板集熱器將會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平板集熱器仍然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流產品。
三 產業的社會服務能力逐步提高
1. 現代化企業正在形成
與家電、汽車、IT等產業不同,在內無參照、外無引進的條件下,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廣大從業者憑借中國人自己近20年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產品、生產裝備、技術工藝和營銷推廣模式,從無到有自主培育了一批專業人員,開創了一個民族產業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和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產銷市場。
經過持續創新和對成熟的現代化行業的借鑒,當前產業升級步伐明顯加速,在技術、規模、裝備、產業鏈、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均有了重大突破,一個現代化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體系正趨成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生產裝備不斷完善,工業化生產模式基本形成
適合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制造的現代化、自動化、工業化生產設備、工藝不斷推陳出新。隨著大型骨干企業新的更大規模的生產基地的建成,這些現代化工業化生產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太陽能真空毛坯管窖爐生產線、真空集熱管自動流水生產線、全程自動化智能高壓發泡線、儲水箱內外桶連續加工生產線、全自動噴涂生產線、平板集熱器生產線、搪瓷水箱生產線、控制儀表專業生產線、自動化打包線等等。年產15萬㎡、30萬㎡ 、50萬㎡、100萬㎡工業化熱水器生產線在廣大企業中已建成并應用。由此,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工業化生產模式基本成型,少數大型企業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線還出口到了國外。
(2)調整產業結構,完善配套體系
隨著產業以市場為導向的強化,產品結構也得到了較大調整。特別是平板集熱器市場擴展增速,許多大企業開發和推出了平板集熱器產品,一些企業將公司定位在專業化平板集熱器供應商上,出現了幾十家致力于平板集熱器的知名企業,一些企業的平板出口亦較為可觀。平板和真空管集熱器的市場占有率變化,所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更適合我國太陽能熱水市場呈多元結構的市場環境。
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鏈結構合理,從配套材料、配件零部件和現代化設備供應,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制造鏈體系。另外,從研發、制造、銷售到市場服務也形成了運營服務鏈體系,總就業人員330萬人以上。
(3)實施現代化企業管理,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
許多企業逐步建立了現代化企業制度,實施現代化企業管理。一批職業經理人涌現,幾十家企業的創業者由直接管理者退身為投資人、董事長,開始向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兩權分離轉型。一部分企業為吸引人才和獎勵創業功臣,實施了股權激勵政策,還有企業的股權激勵擴展到了經銷商層面,進而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活力。一些企業以資產重組為紐帶達成了區域資源或產業鏈資源的高效配置,實現了企業的擴張組合。大中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科學化管理得到了普遍應用,在普遍進行ISO9000認證后,ERP、精益生產等現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得到了更多的應用,效率提升、企業運行流程再造和管理成本下降成為骨干企業的發展趨勢,規模效益在現代化管理中開始體現。
2. 企業生產基地戰略布局,拉動中西部市場
近兩年來,一些大型骨干企業在政策激勵下實施了大規模的擴張,進行了全國性的戰略布局與拓展。由此,多年以來以京、冀、魯、蘇、皖、浙、粵七省市為太陽能熱水器主要制造區的生產格局被重新整合,整個行業的全國性生產格局正在形成。骨干企業生產基地戰略布局,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有力地拉動了中西部市場的開發。見圖1。
3. 營銷服務網絡持續擴展,營銷模式不斷創新
在不斷成長和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符合產業特色、市場和銷售量特點的現代化、商業化銷售模式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三網合一的營銷模式推動家用市場的拓展
三網合一模式是利用IT優勢,有機地將互聯網、移動網和企業銷售網為基礎建立的三網合一營銷,其中以海爾公司為代表,該企業營銷模式的出現大大地拓寬了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范圍,有力地促進了產品的銷售與服務。
(2) 獨具特色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利于工程市場開拓
能源合同管理的實施主體是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服務公司的職責是與客戶簽訂能源指標合同。通過工程的能源指標(節能指標)的實現,從客戶那里每年收取節能費用,并通過能源合同來保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太陽能工程所談及的節能服務公司不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它們全部是太陽能企業里面的一個部門,它既可稱為節能服務公司,也可稱為節能服務部。
由公司節能服務部與客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所有太陽能裝置完全由公司提供和承包安裝,尚未有專業節能服務公司介入。具有行業特色的“能源合同管理”營銷模式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效益,企業不再為客戶拖欠款項擔心,同時設備使用壽命更長,節能效果顯著。
雖然目前節能服務公司還屬于太陽能工程企業的一部分,但從發展勢頭來看,以后節能服務公司是要擁有獨立地位的,而且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一些安裝公司、工程公司等一些以工程為主的企業,以后也慢慢會演變成節能服務公司。
(3)海外本土化網絡建立,加快海外市場拓展
目前,一批出口能力較強的企業紛紛在海外實施了本土化的網絡建設,他們分別以公司的企業文化為基礎、本土化的營銷團隊為主體,打造海外營銷網絡體系。本土化營銷對產品銷售更為有利,其一是他們對本國的法規、法律更加了解;其二,對本土人文環境、習俗和文化背景更加熟悉;其三是更有助于交流。本土化海外網絡建設是拓展海外市場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