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塊強勢反彈


鋰電世界 昨日,在滬深股指集體回調的背景下,兩市個股哀鴻遍野。Wind資訊統計顯示,在29個行業中有13個跌幅超2%,創業板和中小板整體跌幅均超2%。但光伏板塊卻在午后突然飆升,其中精功科技(002006.SZ)快速飆升9%,截至收盤報漲7.65%,億晶光電(600537.SH)、海潤光伏(600401.SH)快速拉升7%,板塊個股悉數翻紅。
北京時間昨日晚間,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后該稅率將升至47.6%。但不少業內人士分析,國內光伏市場的擴容是確定的,光伏板塊亦有可能在下半年迎來投資機會。
“雙反”結果今日公布
昨日,成立于2011年末的中國光伏標準技術委員會于近期首次發布了3條SEMI新標準,這對SEMI中國及全球標準體系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更是體現了近年來全球各方合作的成果。新標準包括晶體硅光伏組件用減反射鍍膜玻璃技術要求;光伏組件包裝保護技術要求;TGA法測量光伏組件用EVA中的VA含量。
中國現已成立了8個活躍的SEMI標準工作組,并有10項標準已經立項并正在制定中。中國光伏產業內的企業對SEMI標準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并積極參與了SEMI標準的各項活動。已有來自產業內,如正泰太陽能、阿特斯太陽能、GCL、LDK、尚德電力、天威、天合光能和英利等為首的共75家以上的企業參加了每次的標準技術委員會會議。
近期,歐盟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是一大熱門話題,且于北京時間昨晚公布結果,歐盟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后該稅率將升至47.6%。
有分析認為,初裁結果落定,歐洲進口商選擇中國太陽能產品需要繳納“保證金”,這將影響他們選擇中國產品的積極性,國內光伏企業在歐洲的銷售將面臨較大壓力。不過,歐洲市場的地位逐漸下降,“雙反”初裁的影響有限。
東北證券研究員潘喜豐認為,伴隨歐盟內部博弈以及中歐貿易磋商,未來終裁稅率很有可能大幅降低甚至不排除取消可能。若初裁稅率較高,短期行業受壓,劣質公司加速淘汰,但對于優質公司中長期發展仍有利,加之國內政策利好對沖及其他新興市場快速發展,行業仍有望逐步見底回升,繼續看好板塊優質公司的中長期發展。
國內市場擴容在即
雖然“雙反”裁決已定,但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內光伏市場的擴容是確定的。
中信建投分析師徐超稱,歐盟的雙反意味著歐洲光伏市場的大門關閉,國內的引導政策出臺是必然,目前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行動。
近期來看,各部委也有了一系列動作,發改委發布光伏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征求意見稿,擬參考目前風電的上網電價政策,實施長效的補貼機制。財政部近期開始對金太陽工程清算,對不合規的項目要求收回補貼資金,項目轉向業主承擔投資,后續實施度電補貼機制,這將促進2012年審批的4.5GW金太陽工程按期、高質量地推進,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的啟動。
種種跡象顯示,光伏周期底部已經顯現。同時,行業內上市公司的一季報顯示,晶澳太陽能(JASO)2013年第一季度毛利潤轉正并達到了6%,而其上個季度為-4.6%,在A股32家光伏公司里,有15家盈利。
廣證恒生姚瑋認為,國內后續有包括完善電價補貼、準入條件、可再生能源配額及優先上網管理辦法、增值稅優惠等扶持政策出臺,對板塊有持續的催化作用。另外,光伏產業鏈產能擴張態勢已得到有效控制,而需求在不斷增長,國內市場今年有望占全球市場需求的1/3,供需格局逐步好轉,日本等新興市場崛起也將進一步降低歐洲市場需求份額。
亦有券商分析人士稱,光伏板塊下半年或將迎來投資機會。歐洲市場占全球的比重已經由去年50%以上下降到今年25%左右,歐洲市場對國內影響漸弱;隨著基本面在下半年回暖信號確定,板塊將具有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