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發展“曙光重現”


鋰電世界 北京4月24日,面臨轉型的中國光伏行業又迎來利好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的政策措施,決定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在列。這是繼2月12日國家能源局下達今年光伏發電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的通知后,該行業聽到的又一次佳音。
是次會議決定,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在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及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產業基地等方面,首批推出80個符合規劃布局要求、有利轉型升級的示范項目,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營運。
而國家能源局2月下達的通知則要求,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確定,全年新增備案總規模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800萬千瓦,光伏電站600萬千瓦。
相關通知還提出,鼓勵利用各類型工商業企業廠房倉儲、政府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等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薄膜光伏企業如何與冶金企業合作進行屋頂電站建設,是我們當下關注的重點。”24日,一場主題為“光伏發電助力冶金行業節能減排”的新能源沙龍在北京舉行。漢能控股集團,位列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企業的一家中國民營企業在沙龍上透露,在廣東河源、山東禹城、海南海口,該企業發展相關項目總裝機容量16兆瓦,并都已于2013年前半年并網發電。
“每1000千瓦的薄膜光伏發電,將節約標準煤0.8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21萬噸。”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分布式發電事業部副總裁曹文輝介紹。他認為,冶金企業是典型的能耗大戶,在擁有消化屋頂電站電力的同時,使用光伏屋頂所發的清潔電力也符合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要求。
確如所言,中國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倒逼政府、企業日益重視節能減排。作為環保、綠色的朝陽產業,光伏產業成為多地政府和企業搶占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重要內容。近年,在倍受青睞帶來“財富效應”的同時,受國際貿易糾紛、行業無序競爭、上下游產品價格暴漲暴跌以及相關政策影響,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也是一波三折,正在轉型關頭。
2013年,中國光伏產業在外需不振情勢下,加強擴大內需,當年新增1000萬千瓦規模超額完成。專家預計,2014年完成目標也將毫無懸念。
有觀察認為,在此背景下,相繼推出的國家能源局相關通知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相關決定,無疑為光伏產業發展點亮了兩盞指路明燈;行業內代表企業的先行市場探索與試水,也必將助推全行業活力迸發。
業內人士也預計,曙光再現的中國太陽能光伏行業2014年將進一步擺脫對傳統歐美市場的過分依賴,轉向中國國內以及日本、東南亞、非洲等市場進行多元化經營。而今后5到10年,中國或將穩定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而目前光伏產業亟需解決的,還是并網發電與補貼兩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