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市場低利困局加重


鋰電世界 我國手機市場需求持續穩健。據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今年我國將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手機市場。StrategyAnalytics預測,我國2014年的手機銷量將增長15%,達到4.3億部。
在手機銷量的提升下,營收增多效應明顯。但從統計機構CanaccordGenuity發布的報告顯示,蘋果和三星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領域當中所獲得的利潤之和達到106%。這也意味著全球手機市場主要利潤仍被蘋果和三星繞繞占據,我國手機廠商雖然近年在出貨上獲得了巨大發展,但低利潤現象仍然是整個行業無法繞開的困境。
我國將成全球營收最高手機市場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國市場對手機的剛需如星星之火燎原般。StrategyAnalytics研究機構近日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上顯示,在2013年,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貿易收入在570億美元左右,今年的貿易收入或批發收入將達到870億美元,較上年猛增53%。
《報告》中還指出,今年美國的手機銷量將與去年持平,大概在1.63億部左右;對應的貿易收入約為600億美元,僅比上年增長4%。而要知道,在2013年,中國和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貿易收入都在570億美元左右。不過,從利潤的角度來說,美國仍然排全球第一位并且領先優勢巨大。
StrategyAnalytics分析師稱,亞洲最大的幾家手機品牌商比如三星、華為和聯想都在積極拓展經銷渠道和擴充產品庫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高端智能手機的強勁需求。貝恩斯坦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克里斯雷恩(ChrisLane)表示,中國的手機數據服務的價格比美國更高,4G時代的來臨將為中國電信市場提供更為龐大的增量數據容量。
事實上,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底發布的我國手機用戶12.16億戶數量的滲透率就超過80%。5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手機用戶凈增數量為2275.4萬戶,總數為12.52億戶。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8.48億戶,同比增長5%。如果達到目前最高滲透率地區的標準(中東歐的132%),我國手機用戶數至少可以達到18億戶,加上換機用戶,我國的手機市場可謂潛力無窮。
國產手機廠商遭遇有市無利尷尬
按理說,手機市場剛需加大,所帶動的廠商營收及利潤都會呈正比例??墒?,實際情況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美好??v觀我國手機廠商的發展現狀,“有市無利”尷尬境遇仍是多年來的一直存在的現象。
統計機構CanaccordGenuity5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蘋果和三星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領域當中所獲得的利潤之和達到106%。而這兩家公司的利潤和之所以能夠大于100%,則是建立在它廠商基本處于虧損狀態。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蘋果一家就獲得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65%的利潤,三星也拿下了41%的份額,而其他廠商不是下滑就是收支平衡。CanaccordGenuity分析師邁克爾·沃克利表示,蘋果和三星將在2014年繼續保持利潤份額的統治地位。
究其原因可以從此前一個月的中興天機GrandSII、紅牛V5、星星一號,到努比亞的X6,再到聯想的黃金斗士S8,以及一加手機等近十款手機價格上找些端倪。這些手機中,除了努比亞的X6定價為2999元,其他價格都在2000元以下,甚至有一半價格都不足千元。產品價格的中低端化現象,一直是國內手機廠商的鮮明“旗幟”。數據顯示,在我國數百家的手機廠商中,超過3000元的竟然不超過5家。
酷派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旺表示,中國手機產業已走過高利潤時代,在較長時間里,將維持在15%~20%左右的毛利潤。再聯系到近日運營商稱要對定制機型補貼力度的削減,國產手機廠商“有市無利”怪圈恐進一步加深。
進軍海外市場尋利潤
雖然國內市場的空間很大,但與營收相輔相成的利潤并沒有與之同步。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甚至稱,對于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來說,眼下是非常艱難的時期,中國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
雖然,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對發展中國家有利,但廠商的利潤制高點主要還是建立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智能手機市場上。新興市場的智能手機收入增長率雖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利潤率并不明顯。
那么,進軍海外市場上是否是我國廠商的未來發展的趨勢?機構預測我國今年將成為營收最高的國家,但同時其也點出高收入、高利潤的市場動態仍然屬于美國市場。因此類似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可以是國內廠商的考慮海外突圍的一大方向。StrategyAnalytics的分析師尼爾·茂斯滕(NeilMawston)指出:“美國手機市場的平均售價高,Sprint等運營商提供的補貼也很高,因此對于蘋果、三星和阿爾卡特等重要的設備廠商來說,美國市場仍是它們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以國內市場中,名列前茅的聯想手機為例,5月底聯想發布了截至2014年3月底止財年業績。其中,聯想手機上一財年共銷售約5000萬部智能手機,出售平板電腦920萬臺。聯想的大部分手機銷于國內,對于國內上市場上的低價策略、運營商補貼等策略雖然屢試不爽,但對于其著力發展的移動終端業務,聯想并未透露具體的業績表現,只是用一句“收支平衡”來一言以蔽之。
因此,國內手機廠商需要依靠進軍海外市場才能夠使其有更多的空間去彌補盈利短板。當然,這其中的產品質量、品牌塑造、軟硬件整合等都是手機廠商們需要重點的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