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面臨三個坎:價格高、充電難、維修難


鋰電世界 近日,首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正式出爐,從9月1日起到2017年12月31日,有113款新能源汽車將免征購置稅,其中23款為乘用車。免征購置稅,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在新政實施的幾天里,記者走訪佛山車市發(fā)現(xiàn),車商和消費者均難從這利好中分得一杯羹,僅有一款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車型。
入圍車型 佛山在售車型僅一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選的車輛均為國產品牌汽車,進口車型無一入選,此前呼聲較高的特斯拉并未出現(xiàn)在名單中。
在此次公布的113款車型中,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過與之前很多普通消費者的預期不同,在這份首批大名單中,僅有23款為乘用車,其余的都是客車和專用車。因此普通消費者能夠選擇的車型基本集中在這23款中,其中純電動汽車17款,混合動力汽車6款,價格大多在12萬元至20萬元之間。客車和專用車多達90款。
盡管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目錄已經公布一個星期,但記者走訪車市了解到,公布入圍名單車型,僅比亞迪秦在佛山有銷售,其余車型在佛山幾乎是蹤跡難覓。在首批入圍的乘用車中,純電動汽車領域有比亞迪e6、江淮和悅iR E V等17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有江淮和悅iR E V、比亞迪秦、廣汽增程式混動轎車和上汽榮威550PH EV等6款。
佛山市場上在售的入圍名單的新能源車僅有比亞迪“秦”,這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混合動力車的技術比純電動相對成熟,比傳統(tǒng)燃油汽車又經濟實惠,因此比較有市場。按照目錄給出的車型,記者先后咨詢了廣汽、上汽、長安、啟辰等汽車品牌的4S店,目錄上列出的車型大多沒有銷售,有的銷售人員甚至在目錄公布之后才知道本品牌生產該車型。佛山禪通4S店總經理李惠明表示,他并沒有收到廠家要銷售E30的消息,因此補貼還有免購置稅都沒有什么說法。
新能源車銷量普遍不佳
佛山除了在售比亞迪秦以外,還有一款電動車陸地方舟V 5,這款類似SU V的車型卻無法走出高明。
記者致電陸地方舟的銷售熱線,一銷售人員表示,重點推出的電動車是陸地方舟V 5前一百名的購買者,將會一次性獲得政府高達2萬元的補貼和獲得廠家所提供的優(yōu)惠,每位用戶將以49800元的價格便可購得一臺純電動汽車,比原價低30%.而在一百名以后的購買者,也可享受到政府不超過1萬元的補貼。但是前提條件必須是高明區(qū)的戶口才能獲得補貼,而即使是禪城、南海、順德、三水等地戶籍的人,購買了這款車也無法拿到任何補貼。最為關鍵的是,這款車即使拿到手,上了牌照卻無法走出高明,也就是說僅限于在高明區(qū)行駛。
“現(xiàn)在來買車的消費者很少問及新能源車。”不少經銷商表示。而價格遠高于同級別傳統(tǒng)車型、充電問題存質疑、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技術信心不足以及地方政府補貼不到位等因素,是新能源車在佛山市場銷售遭冷遇的主要原因。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佛山新能源市場,雷克薩斯的混動車型和凱美瑞的混合動力車銷量還不錯。不過,此次公布免購置稅的名單中,這些車型均未入圍。
禪通店總經理李惠明表示,有補貼有免稅的車型佛山沒有賣,而有得賣的新能源車卻無補貼,這就是新能源車目前在佛山遭遇的困境,也是全國市場的一個困局,這也是導致新能源車普遍銷量不佳的主要原因。
消費者不買免稅賬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維修、駕駛都沒有接觸過,所以即使補貼包括免征購置稅等優(yōu)惠力度再大,也暫時不會考慮。”記者在南都車友群以及佛山車城采訪有購車意向的30名消費者,27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只有一位表示,曾經考慮過買混合動力車型,但是對昂貴的價格望而卻步了,而自己看好的車型并不在本期公布的目錄里,還是打算轉而買傳統(tǒng)燃油車型。另外,兩人表示,等相關設施都成熟的時候可能會考慮買新能源車型。
還有的消費者表示,補貼力度仍然令人不滿意。目前佛山雖然已經列入國家對新能源補貼的試點城市,雖說可以享受到全國性的免購置稅政策,但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地方政府財政高達幾萬元的補貼,還是相當不過癮。“一款純電動車,我都不知道到哪里充電,而補貼也不知道到哪里申請。即使是有免購置稅的優(yōu)惠,但折算下來,一款10多萬元的純電動車,購置稅也就1萬元多元,這個力度甚至不如一款中級車給出的優(yōu)惠多。”雨燕車主羅先生表示,“說實話,我找不到一個可以說服自己購買純電動車的理由。”
現(xiàn)狀:價格高、充電難、維修難成三大瓶頸
廣汽豐田溢豐店總經理鄧小雄分析,就目前來說,現(xiàn)在限制新能源車進入老百姓家中的一個很大障礙,就是價格因素。隨著國家、省級和地方三級補貼的發(fā)放,以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實施,將有更多的消費者加入到新能源車主的行列。但是還有一個很明顯的障礙是,即使是買了純電動車,到哪里充電仍舊是一個難題。
目前佛山僅有在順德區(qū)投放的66輛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和在高明區(qū)投放的126輛中低速純電動乘用車,這與廣州2871輛、深圳6958輛的市場保有量相比差距甚大。
目前,三水新能源汽車推廣會公布2014~2015年三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三水將在全區(qū)范圍內推廣應用185輛新能源汽車,并重點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落實財政補貼。按照計劃,今年啟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三水區(q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出,三水在2014~2015年期間,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85輛,其中:公交車100輛、專用車8輛、公務車12輛、私人乘用車65輛。三水將加快各類充換電站、充電機和充電樁的建設,2015年前建成充電站3座、小型充電站4座、交流充電樁57個、直流充電機26個。
佛山今明兩年擬投1.88億元推廣新能源汽車,補貼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購置、整車租賃、電池租賃等方面。佛山爭取建成充電站24座,小型充電站35座,交流充電樁568個,直流充電機253個,燃料電池加氫站1座。高明是佛山新能源示范點,佛山以高明為試點充分推進純電動汽車在交通系統(tǒng)中的應用,帶動周邊電動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實現(xiàn)“以示范帶市場,以市場促產業(yè)”。
可是,令人感到尷尬的是,高明區(qū)僅建立了18個充電樁,而深圳的充電樁已有約4100個,但這已經是佛山目前為止有充電樁最多的區(qū)域。更令人感到尷尬的是,早在充電樁在高明投入使用之時,高明便制定了到2015年底高明區(qū)將投放不少于1000輛電動汽車,至少將建8個充電站、2000個充電樁的相關計劃。但至目前為止,一年多過去了,電動汽車數量和充電樁并未增加。作為佛山唯一、最早的電動車推廣示范區(qū),高明全區(qū)18個充電樁投入14個月約424天,總用電量僅為1853.09度,按此電量計算,高明110臺電動汽車平均行駛里程最多187公里。現(xiàn)有充電樁運營情況一點也不理想。
目前,價格高、充電難、維修難仍是阻礙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三座大山”。社會對節(jié)能、生態(tài)、環(huán)保的呼聲和要求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對推動能源結構性調整、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將是汽車應用一大趨勢,但需要完善充電基礎配套的建設,新能源汽車才能廣泛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