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新能源車形勢好 無奈受電池產能掣肘


鋰電世界 國家政策利好,主打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比亞迪在2014年這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元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1.25%,達到553.66億元。與此同時,盡管有將近8億政府補貼,比亞迪在研發投入上比去年增長45.8%,耗資18.65億,同時銷售、行政成本也有上升,使和2014年度凈利潤不升反降至7.40億元,同比下降21.6%。
在3月30日的業績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今年初國家政策利好空前,要把握機遇,在新能源汽車上保持高速增長,尤其未來三年內,雙模車(電動和混合動力并用的車型)銷售會保持倍增式的增長態勢。
過去一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快速,利潤貢獻正在加強。數據顯示,比亞迪去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超過2萬臺,與2013年的2900臺銷量相比,增加了10倍。
比亞迪新能源車形勢好 無奈受電池產能掣肘
然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受電池產能掣肘,銷售額為64億元,只及王傳福去年7月份接受記者采訪時預計數值的一半。王傳福表示,由于新能源的高速發展帶來電池產能的不足,比亞迪未來將更加注重于電池產能的擴充,“資本支出將主要在電池方面。我們也通過各種融資渠道把有限資本用在電池投資上。”他說。
根據財報,比亞迪2014年流動資產總量大幅上升,其中應收合營及聯營公司款項提高290.74%,達到9.77億元。相應現金流入的大幅下滑和借貸總數的增加是否會對公司經營產生影響,王傳福對此回應稱,流入現金減少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銷售模式差異。
“傳統車通過經銷商來代理,款到賬才發貨;而在公交電動化的戰略下,新能源車的客戶大部分是公交企業,銷售方式上有一定的賬期,還有一定政府補貼,這些都會增加應收款項的數額。”王傳福說。
他同時表示,由于其銀行的信用額度仍有500多億,且有比較多元的融資渠道,比亞迪并不擔心融資問題。
另外,2015年1月1日上海政府推出的購車新政中“須有固定車位安裝充電樁”這一條件,限制了比亞迪雙模車的潛在購買用戶。對此王傳福表示,從目前銷售數據看,除成本上增加3000塊錢的安裝費之外,雙模車銷售并沒有因此受影響。
從業績看,比亞迪新能源業務的增長速度未能彌補其傳統車業務板塊的下滑。當被問及如何平衡新舊業務板塊時,王傳福表示,2015年將會推出一些SUV車型的燃油車,應該會減緩這一趨勢。比亞迪的目標是實現傳統車和新能源車“兩不誤”。
對于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和雙源技術之爭,王傳福向記者表示,現在是電動化發展初期,有多種多樣的產品形式是正常的,但“誰笑到最后要看市場”。他表示相信未來市場將以純電動作為公交電動化的選擇。
王傳福同時表示了對于智能車概念的看好,認為汽車和互聯網兩個行業的結合將成為未來一個大的增長點,不排除比亞迪未來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