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稱:應和平解決中美太陽能光伏貿易爭端


鋰電世界 7月20日中國商務部發表公告稱,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對原產于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
本次調查由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發起。
這一態勢令原本就已劍拔弩張的中美光伏戰戰火愈演愈烈。
美國平價太陽能聯盟(The Coalition for Affordable Solar Energy 簡稱“CASE”)曾反對以SolarWorld為首的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該聯盟呼吁和平解決爭端。
CASE總裁Jigar Shah就這一最新調查回應道:“對全球太陽能價值鏈中任何一點征收關稅都會適得其反,這只會令太陽能在化石燃料面前失去競爭力。看看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雙方’關稅的后果:太陽能產品的自由流動被打亂、價格上漲、就業崗位流失以及企業受到全球太陽能行業每一層面的不利影響。我們應該呼吁所有國家避免采取單方面行為來阻礙貿易進展。”
CASM就中國商務部的決定并未發表評論。
就中國商務部的決定,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hone Resch重申他原先加強合作對話的觀點。
Rhone Resc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于中國加深中美貿易沖突的舉動,我們深感失望。遺憾的是,無論調查結局如何,這些調查很快將對美國多晶硅制造商造成不利影響。這些調查也將阻礙中國太陽能行業通往全球轉換率最高以及最具創新性產品的進展之路。”
Rhone Resch補充道:“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開展合作對話抑或考慮談判都還為時過早。對此我們并不認同。尋求解決方案并展開具有前瞻性的行為任何時候都不會為時尚早。太陽能行業某一處的糾紛必將影響整個供應鏈。現在是我們展開更為廣泛合作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