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電池政策已明朗 將成為鎳氫企爭奪的制高點


鋰電世界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年至2020年)》,將2015年之前的主要任務定位在混合動力汽車的推廣使用和提高傳統汽車燃油經濟性上,之后再推廣國內純電驅動汽車。政策已明朗。世界鎳氫電池主要由中國和日本企業生產,占全球產量的95%以上。
全球鎳氫電池70%以上在中國生產,中國鎳氫電池企業主要包括超霸、豪鵬、比亞迪、環宇、科力遠、力可興、三普、迪生、三捷、量能、格瑞普等。日本企業松下、湯淺、三洋已將小型鎳氫電池生產轉移到中國。鎳氫電池的主要市場是HEV和消費類電池產品。混合動力電池將成為各方爭奪的制高點。期待國內鎳氫電池能在國產混合動力車(HEV)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一)稀土儲氫合金是稀土元素的第二大應用領域,它主要原料是高豐度的鑭、鈰元素。據推測,在磁性材料需求的牽引下,到2020年全球稀土產量將超過20萬噸,其中不可避免地將產生約13萬噸左右的鑭、鈰等元素,可以滿足儲氫合金生產的需求。
(二)稀土儲氫材料應用研究和推廣利用,將對儲氫合金的研究和應用起到帶動性作用。稀土儲氫材料的應用遠不是局限在電池方面,它在氫氣提純、存儲、燃料電池以及儲能儲熱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應用前景,特別是燃料電池和儲能儲熱方面的應用,經過若干年的發展,這些應用極有可能改變全球能源的供給結構,將對世界能源發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三)低成本稀土儲氫合金
稀土儲氫合金占鎳氫電池材料成本的40%以上,燃料電池中利用聚合物膜作為電極,支持氫氧反應后產生電能,聚合物膜必須經過特殊加工,以承受高溫和機械應力。成本高、制氫過程復雜成為燃料電池發展的主要障礙,氫氣通過電解或蒸汽重組的方法得到,不過這兩種方法成本頗高,制造同樣質量的天然氣所需的成本為制氫的1/2甚至1/3。
相關的技術均還有大量進步的空間,如果燃料電池的成本能夠降低,則能夠真正作為汽油/柴油燃料的替代能源.其成本的降低對降低相應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動力車的造價,大幅提高鎳氫電池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對于燃料電池來說,還有多項技術難題等待解決,例如,鉑催化劑的高成本、密封技術的復雜工藝、體積龐大的儲氫罐以及啟動時間較長等問題。稀土儲氫合金中Ni、Co等元素所占成本最大,降低單位產品Ni、Co的用量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