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杰:磷酸鐵鋰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正確選擇


核心提示:中國電池網 11月14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黃學杰在ABEC高峰論壇上表示,國內電動汽車走磷酸鐵鋰道路是正確的,未來需要解決的是能量密度問題;特斯拉汽車起火后的火勢比較嚴重,與其動力電池所采用的材料有關。
鋰電世界 11月14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黃學杰在ABEC高峰論壇上表示,國內電動汽車走磷酸鐵鋰道路是正確的,未來需要解決的是能量密度問題;特斯拉汽車起火后的火勢比較嚴重,與其動力電池所采用的材料有關,其采用的是鎳鈷鋁三元材料的18650電池,該三元材料在180攝氏度以上會出現自加熱,起火后“很難控制”。
磷酸鐵鋰電極材料主要用于各種鋰離子電池。自1996年日本的NTT首次揭露AyMPO4(A為堿金屬,M為CoFe兩者之組合:LiFeCOPO4)的橄欖石結構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之后,199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John. B. Goodenough等研究群,也接著報導了LiFePO4的可逆性地遷入脫出鋰的特性,美國與日本不約而同地發表橄欖石結構(LiMPO4),使得該材料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并引起廣泛的研究和迅速的發展。與傳統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尖晶石結構的LiMn2O4和層狀結構的LiCoO2相比,LiMPO4的原物料來源更廣泛、價格更低廉且無環境污染。
黃學杰是在14日舉行的2013年中國(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作出的上述表示。他同時認為,國內目前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電池主要為磷酸鐵鋰材料,對于國內電動汽車發展來說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磷酸鐵鋰材料到了250攝氏度以上才會出現自加熱現象。磷酸鐵鋰電池未來需解決的是能量密度問題,當然,鐵鋰材料在能量密度方面已經在不斷的提升,2010年是130Wh/kg,現在達150-160Wh/kg。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