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北京地區的新能源車銷售可謂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去年12月30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規定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于2017年1月1日開始實施。
盡管已有“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的規定,但由于地方政策尚未出臺,1月以來,多數新能源經銷商賣車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于北京市出臺地方補貼后的市場情況,2月9日下午,NBD汽車致電北京地區一家比亞迪4S店了解情況。該店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經聽說了這個事,但還沒有看到地補的具體政策。
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如按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來計算,比亞迪秦EV能獲得的國家補貼為4.4萬元,地方補貼為2.2萬元,因為目前還沒接到具體的通知,如果消費者急于訂車,則需要先將地補的錢交上,等政策確認后,才能夠退還,“如果地補少于2.2萬元,多出的部分費用可能需要消費者自己補上,目前,廠家還沒有出臺具體政策”。
不過,也有一些車企對補貼退坡已有應對措施。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水利在接受NBD汽車采訪時表示,北京的地方補貼退坡部分將全部由北京新能源提供的“衛藍基金”來承擔。
據了解,1月北汽新能源新車EC180上市時,廠家公布的補貼后終端售價為4.98萬~5.68萬元, 該車型能獲得的國家補貼為3.6萬元,地方補貼為1.8萬元,“衛藍基金”的補貼高達4.8萬元。
事實上,電池網通過自掏腰包的形式來應對政策退坡,不獨新能源汽車廠家身上。NBD汽車此前還了解到, 今年,1.6L及以下排量汽車購置稅的減免幅度也從去年的50%,收縮至25%。針對購置稅優惠幅度的減小,有不少企業就選擇“自掏腰包”的方式補貼消費者。
不過,對于后續發展,業內有觀點認為,在補貼退坡初期,新能源車企是否愿意提供更多補貼,還需看車企應對策略,以及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