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電芯市場價格平穩,產銷方面數碼電池和動力電池走出獨立行情。進入5月份后數碼電池進入傳統的淡季,電芯銷量情況差于4月,企業庫存開始增加;隨著隔膜、電解液等產品價格明顯回落,市場已出現降價的預期;另外進口電芯的供應情況仍然偏緊,但已好于4月份,三星26F主流成交價在10.5元/顆左右。動力電池方面,主流廠家銷售已出現好轉,如青島國軒三元電池產品供不應求,預計下半年產能將翻倍,以滿足車企需求。
市場消息,上汽和CATL將合資設立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動力電池公司注冊資金20億,CATL占股51%,上汽占股49%;電池系統公司注冊資金3億,上汽占股51%,CATL占股49%。
正極材料
至周五,國內市場上鈷酸鋰市場主流價40-41萬元/噸,低位的39萬元/噸左右也有成交,較前期最高的42萬元/噸,下跌2萬元/噸左右。從今年年初至今,受前期鈷
價大幅上漲影響,鈷酸鋰價格從22萬元/噸一路飚升至最高42萬元/噸,近期隨著鈷價的回落,產品價格也略有回落。受下游數碼電池接受程度有限的影響,從春節過后,鈷酸鋰市場的銷售情況總體較差,另外受鈷價居高不下,廠家對后市走勢預期不明朗,因此不少廠家4月份產量也有減少。現國內鈷酸鋰產量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在幾家老牌廠家手中,近期這些廠家價格也有所回落,銷售情況尚可。另外碳酸鋰價格近期的上漲,對鈷酸鋰產品價格仍有一定支持。
鈷方面:本周外媒鈷價延續小幅跌勢,鈷市場降溫勢頭明顯。國內市場觀望情緒較為重,成交未見起色,到周五,電解鈷報價為365000-375000元/噸,較上周下跌
5000元/噸;四氧化三鈷也走勢較弱,買漲不買跌的心態重現,現為36000-38000元/噸,下跌1000元/噸。
碳酸鋰方面:近期國內碳酸鋰市場開始啟動,現電池級碳酸鋰主流價在13.5-13.8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主流價在12.5-12.8萬元/噸,與1月份價格相比,漲幅8-10%,此價格是碳酸鋰廠家與大廠的協議價,不少中小材料廠家反映,目前市場上14萬元/噸的價格已很難買到貨。而這種漲勢似乎還在延續中。造成碳酸鋰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1、下游需求逐步釋放。正值4-5月份,無論是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開工率都已有所提升;2、碳酸鋰產量總體穩定,產能釋放空間有限。加上各代表廠家設備維檢,短期內產量相應減少,市場供應量有限。
三元前驅體
本周三元前驅體市場較之前略微清淡,大部分廠家表示沒有達到預期那么好,因為鈷鹽價格回落市場觀望氣息變濃,新進企業和小型企業表示銷量較差;目前,前
驅體價格回調主要原因是鈷鹽價格的回落。硫酸鎳價格受鎳價下調的影響有所回調,不過市場產銷量較穩。
三元前驅體523型主流報價100000-112000元/噸,價格較上周回調9000元/噸;硫酸鈷主流報價83000-88000元/噸,價格較上周回調3000元/噸;硫酸鎳主流報價
22300-24500元/噸,價格較上周回調1700元/噸;硫酸錳主流報價6200-6700元/噸。
格林美日前發出公告,擬定增不超5.8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29.5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綠色拆解循環再造車用動力電池包項目;循環再造動力三元材
料用前驅體原料項目;循環再造動力電池用三元材料項目等。據了解,格林美三元前驅體目前滿產生產,銷量很好,后期產能將達到46000噸。
負極材料
近期負極材料市場整體情況尚可,出貨情況與節前相比尚沒有大的突破,但不少廠商出貨量增長的勢頭還是比較明顯的。產品價格方面變化不大,現國內低端負極
材料主流報1.8-2.2萬元/噸,中端產品主流報4-5.5萬元/噸,高端產品主流報8-10萬元/噸。據四川地區某負極材料生產商表示,近兩個月公司出貨量變化不大,公司產品主要針對3C數碼用戶,產品類型也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價格在2-4萬元/噸,出貨受動力電池市場尚沒有啟動影響有限。據某主要針對動力電池用戶的負極材料商表示,近兩個月的出貨量略有增長,進入5月份企業仍沒有大幅提升。下游市場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乘用車產量31,886輛,同比增長38%。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量24,581輛,同比增長46%;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量7,305輛,同比增長19%。
原料市場,現大慶石化1875元/噸,撫順二廠報2000元/噸,大港石化報2100元/噸。天然石墨市場現-195主流報3000-3500元/噸。球化石墨主流報14000-22000元/噸?,F國內針狀焦價格在3500-5800元/噸,進口針狀焦價格450-580美元/噸。煤瀝青價格在3200-3700元/噸。
隔膜
本周隔膜市場表現整體平穩,受下游降價呼聲越來越高,二季度一些隔膜企業也對其下的價格進行了調整,主要也集中濕法隔膜方面。目前價格基本維穩,濕法基
膜均價在3-4元;干法基膜在2-3元。據某隔膜主營企業反映,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價格都在下降,作為材料的鋰電池隔膜價格下降也是正常的。隔膜占電池成本的比重原來達到20-30%,目前大概10%左右,一方面隔膜生產廠家在產能、規模方面的急劇提升,一方面也是通過管理提升、技術進步使得成本持續下降,但價格的下降始終是有底限的,價格下降的幅度會趨緩。 本周重點企業關注,合肥星源將約有3500-4000萬㎡的濕法產能釋放出來,深圳華南基地將約有2500萬㎡干法產能釋放出來。合肥及常州基地建設完成后,星源材質總的產能(包括干法及濕法)預計將達到7-8億平方米。聊城開發區與中建材(北京)環保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的項目是投資20億元的環保產業園項目。開發區與山東聊城泰德實業有限公司合作的項目是投資2.5億元的鋰電池隔膜涂覆項目。
電解液
近期電解液市場在原料鋰鹽價格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電解液價格隨之下滑,跌幅顯著。進入5月份六氟磷酸鋰價格已經在18-25萬元/噸,與去年的高位相比下跌57%
,電解液價格下滑在所難免。現電解液價格主流報6.5-7.5萬元/噸,低端報價在5萬元/噸左右,高端報價在9-11萬元/噸。出貨方面,第一梯度企業出貨量還有有著明顯的增長,中小企業出貨增長仍不明顯。原料市場,現六氟磷酸鋰價格普遍在18-24萬元/噸左右。現溶劑DMC現為6000-6500元/噸左右,DEC現為14500元/噸左右。
據悉, 5月9日,多氟多最新消息披露,公司六氟磷酸鋰產能3000噸已經基本達產,擴建3000噸項目接近尾聲,將根據市場情況逐步投放。另外,公司動力鋰電池已具備1億AH產能,焦作新能源公司在建3億AH生產線,部分設備處于安裝調試階段,紅星汽車年產4億AH項目正在進行前期場地平整和土建工作。
總結
進入二季度之后,動力電池和正極材料逐漸走穩,波動較小,而電解液、隔膜卻開始走上降價的舞臺。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我們認為這是行業逐漸走向成熟
的一個標志,因為隔膜和電解液(六氟磷酸鋰)利潤率過高,明顯屬于小眾產品類別,按照行業規律,只要規模足夠大,市場足夠成熟,利潤率維持在10%以內是比較合理的,目前超過30%的利潤一定會促進企業投擴產,最后增加供應導致產品供需走向平衡,產品則降價至合理空間。那么除了這兩個產品之外,還有什么材料是有降價空間的呢?根據我們統計來看,鈷鹽、鋰鹽、鋁殼結構件這幾個產品目前利潤仍然偏高,未來有希望成為動力電池降成本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