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人們對短距離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確實巨大。現在各大城市里隨處可見人們騎著摩拜、ofo等不同平臺的共享單車出行,既方便又省時。
而如今,繼共享單車之后共享電動車也正在孕育而生,相比于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有更多想象的空間:共享單車更適于解決短途接駁和最后一公里問題,而電單車的出行距離可以擴展到2—9公里。
有專業人士認為,共享電動自行車比普通自行車更加舒適,中國已經經歷了一個從自行車王國成為電動自行車王國的過程,未來可以想像,目前風靡全國的共享單車浪潮會迅速升級為共享電動單車浪潮。
產業背后的受益者—電池制造商
而在這次浪潮背后的真正受益者,除了整車制造商外,又增添一名新成員,那就是電動自行車電池制造商。
共享電單車的誕生也免不了一系列的質疑聲音,尤其是在自律性問題上,此前央視新聞頻道早就報道過日本的共享電單車行業,因為管理辦法規范,行業發展已經非常成熟,自律性極高。但同樣的情況能否在中國被復制尚且無法定論。就如共享單車如火如荼開展之時,許多市場人士也都對摩拜、ofo這些租車平臺的商業模式產生過懷疑態度。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大量的單車需求被該商業模式所引爆,整車制造商訂單排山倒海而來。
由此可以想象,當共享電動車浪潮來臨之時,最先受益者必然是整車制造商和上游的電池制造商,天能動力正屬于該范疇之列。
天能動力先行布局
據小編了解,4月11日,2000輛裝載天能鋰電池系統的共享電動單車-7號電單車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一排排擺放整齊的共享電車,白色車身、紅色車輪,配上輕便的鋰電池Pack,可謂一枝獨秀。
據運營管理人員介紹,7號電單車全部配備天能動力提供的鋰電池系統,電池性能和續航里程表現處于行業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