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2.2元/瓦左右,年后漲到了2.6元/瓦。”陸立軒說,去年多晶硅價格一落千丈,最低跌到了1.8元/瓦,年底回到了2元以上。今年以來,每兩三天就調整,最高漲到了2.9元/瓦。
另一方面,多晶硅上漲也帶動了硅料價格的上升。光伏太陽能網Solarzoom行情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春節前一周,國內市場硅料價格大漲5%~7%。國產多晶硅料一級料價格上漲7元/公斤,漲幅達5.69%,二級料價格周末較周初上漲8元/公斤,漲幅比例7.27%。目前,金華不少光伏企業已在積極存貨。
光伏產業蛇年“逆襲”?
去年10月,美商務部宣布了對中國光伏鋰電池及組件的“雙反”終裁結果:今后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光伏產品關稅最高將達254.66%,最低23.75%;之后,歐盟也宣布了制裁方式,兩者對金華光伏出口企業影響甚大。所以,此番市場初現回暖跡象,使大家對蛇年行情充滿了諸多期待。
不過,有鋰電池廠商業內人士稱,光伏產業能否成功“逆襲”還有待觀察。據了解,除需求上升影響外,多晶硅價格大幅上漲與中國商務部發起的“雙反”調查不無關系。去年11月,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美國、歐盟和韓國的多晶硅產品發起“雙反”調查。業內人士預計商務部將對產自美歐韓的多晶硅產品裁定征收40%~50%的懲罰性關稅。多晶硅現貨市場成交活躍,價格上升。但是2月20日,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對原產于歐盟、美國、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仍在進行中。商務部的調查最晚將在立案后的一年半內完成。這一表態,使得連續上漲兩個月的多晶硅價格面臨“跳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