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超級工廠很牛?產能僅為我國新增電池工廠的三成


依據彭博情報本周發布的一份陳述,到2021年,我國公司方案新增的鋰電池工廠每年電池容量總產能將逾越120,900兆瓦時,而2018年建成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總產能僅為36,150兆瓦時,約是我國新增工廠的三成。
特斯拉超級工廠很牛?產能僅為我國新增電池工廠的三成
彭博社日前撰文稱,合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狼子野心地想要在內華達州沙漠締造全球最大電池工廠時,我國公司現已做好預備逾越馬斯克。
依據彭博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本周發布的一份陳述,到2021年,我國公司方案新增的電池工廠每年電池容量總產能將逾越120,900兆瓦時,而2018年建成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總產能僅為36,150兆瓦時,約是我國新增工廠的三成。
2016年,特斯拉產能約為84,000輛,該公司方案在2018年的產能為500,000輛。依照彭博新動力財經的核算,我國公司新增的電池產能足認為150萬輛特斯拉Model S或許1,370萬輛豐田普銳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供給電能。
一直以來,鋰離子電池首要用于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和其它自己電子產品。可是,據彭博社的報導,跟著電動車的遍及,電力公司締造巨型動力儲藏系統,以使用潮能、風能和太陽能,鋰離子電池需求將來五年將出現爆破式添加。
遠景清楚
彭博社指出,或許特斯拉締造的超級工廠將是最大的、最吸人眼球的,可是我國政府推出的席卷式鼓舞舉措有望再次穩固我國在電池職業市場份額。
現在,全球大概55%的鋰離子電池產能來自我國,而美國僅占10%。依據彭博新動力財經的數據,到2021年,全球電池產能估計將從如今的103,000兆瓦時添加一倍至273,000兆瓦時,而我國的電池產能市場份額將添加至65%。彭博社指出,關于我國來說,將來將有著無限的機會,我國也不愿意錯過機會。彭博新動力財經分析師Colin McKerracher指出,“這與職業政策有必定的聯系,我國政府將鋰離子電池視為2020年及今后的主要職業。”
彭博新動力財經分析師Logan Goldie-Scot指出,我國之所以想變成清潔動力轎車的全球領導者,首要是期望減輕保定、邢臺、石家莊等城市的霧霾壓力。當然,為國內電池公司發明國內市場也是一大主要原因。“我國政府鼓舞創立國內市場,構成更廣泛的根底,站住腳跟,今后可向海外擴大。”
應戰重重
盡管我國公司有著清楚的發展遠景和潛力,可是仍然面臨著許多的應戰。第一個即是前文說到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此前,特斯拉曾宣告到2017年年底,其將發布四處新超級工廠的選址。其間,至少有一處是在上海,而就生產規模來看,我國幾乎沒有一家獨自的電池工廠能與特斯拉對抗。
其次,我國電池巨子的數量仍稍顯缺乏,小型電池廠商占多數。今年年初,我國政府宣告了穩固電池生產商位置的方案,以推進電池工業的成熟化,2020年500萬輛電動轎車上路的方針才有也許變成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