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松下電器(我國)有限公司泄漏,松下與純電動轎車廠商特斯拉共建超級鋰電池廠的意向行將變為實際,兩邊已成立研制團隊,并方案在6月開工建造。
松下與特拉斯一早開端協作,在松下與特拉斯2011年簽署的協議中,松下方案在4年內為特斯拉供給6.4億塊轎車用鋰離子電池,這一供貨量后被添加至18億塊。今年2月,松下與特斯拉宣告一起出資樹立鋰離子電池工廠,以滿足后者年產50萬輛電動轎車的產能需求,并將電池組每千瓦時本錢下降逾30%,現在這一意向變為實際,新工廠建造在即。在2009年收買三洋電機后,松下便方案經過開展新能源尋覓新的事務增加點,包含鋰電、太陽能范疇等。除了與特拉斯的協作以外,在潛力巨大的我國市場,松下也將與多家轎車廠商聯手,推進車載電池事務的開展。
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用的鋰電池,正極需求運用含鈷的資料。松下電器公司技能人員與京都大學教授吉田潤一為首的研討團隊,利用鋰和碳開發出了一種有機新資料,從資料的成分上下功夫,霸占了有機電極在離子移動過程中簡單溶解到電解液中的難題,成功地試出產出不必鈷做電極資料的新式鋰電池。結果標明,新資料出產的電池與含鈷資料做電極的鋰電池具有平等的容量。
試驗結果還標明,這種新式資料出產的鋰電池充放電100次,其容量的衰減不超越20%。研討人員表明,將持續對新資料進行改進,最少要將電池的壽數提高到充放電500次到1000次之間,然后進行商品化出產。 不僅是活躍拓寬新能源范疇,松下正活躍從B2C逐步向B2B轉型。據松下(我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大澤帥氣介紹,現在,B2B事務已在松下工作系統中占有大半壁河山,關于集團經營贏利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表明,松下在我國的B2B事務也完成了加快轉型,包含冷鏈(冷柜)工作、電焊機工作、投影機工作、安防監控工作等都顯現了微弱的開展勢頭。同時,鋰離子電池、熔接機、納米水離子技能、靜電式通明觸摸屏等基礎性技能使用也從消費市場向商用市場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