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客車:堅持探索電動客車電池快充模式


鋰電世界 目前,圍繞純電動客車能源補給方式的探索,主要集中于慢充和換電兩種。而快速充電,因為會對電池本身造成傷害而一直處在爭議之中。不過,以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些企業,依然在堅持探索電動客車的快充模式,并取得了切實的成果。
恒通副總經理兼新能源客車項目負責人田野表示,電動汽車特別是電動客車具有動力強勁、噪音低、零排放、操縱輕便、運行成本低、乘坐舒適、維修方便等優點,深受駕乘人員喜愛,可是由于傳統動力電池在電池成本高(一輛12米公交車配裝300KWh動力電池成本要增加80萬元)、電池循環充放電次數低(一般在1000次左右、更換一次電池需要50多萬元)等問題難以解決,極大地限制了電動客車的規模化推廣運用。
田野稱,相對慢充或者換電,使用鈦酸鋰電池進行快充,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充放電效率高于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大大縮減充電時間,提高客車運營效率;第二,構成動力電池組的鋰電池數量比傳統電池少,減輕車輛自重1噸左右,有助于提高載客量和動力性;第三,快充鋰電池的使用壽命長于傳統動力電池。據了解,去年恒通已經投入了6輛這種十分鐘快速充電新能源客車在重慶公交示范運行。目前已有30余輛此類電動客車在渝北空港投入運行,今年將再投放100輛。
與目前主流的磷酸鐵鋰電池相比,鈦酸鋰快充電池是對不同動力電池模式的一種探索。實驗數據顯示,鈦酸鋰電池充電確實比傳統動力電池要快,循環壽命也比較好,但是在比能量和比功率上稍微弱一些。
為解決這一問題,恒通快速充電電動客車采用雙槍充電插口。其產品采用了微宏動力公司生產的鈦酸鋰電池,克服了目前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新能源客車充電時間長(4—6小時),電池使用壽命短(2—3年)的不足,具備6C倍率充電,電池成組循環次數可以達到15000次以上。這樣在公交起點站或終點站,只需投資1300萬修建一個占地面積2—3畝的快速充電站(混合動力客車更可在公交起點站或終點站修建一個350V,110Kw充電樁或集電自動弓充電裝置),就可采用10分鐘快速充電技術,利用車輛周轉時間進行充電。整車配備80KWh左右的電池就可以滿足單程運行需求,電池容量比常規電動汽車減少70%以上、重量減少50%以上,購車成本及使用成本大幅下降,這樣一來,使用電動客車與燃油客車的成本基本相當。
除了純電動客車,恒通還研發了快速充電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該車搭載微宏新型長壽命鈦酸鋰電池,在公交起點站或終點站修建一個110Kw的充電樁或集電弓自動充電裝置,可隨時為車輛進行充電,每次充電5—10分鐘,便可以充8—16度電,滿足純電動行駛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