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稱不急于在美生產電動汽車 新式鋰電池將在杭州投產


這些年,萬向在美國出資不斷擴大,特別是經過在2012年收買美國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產商A123公司和今年收買奢華電動汽車公司菲斯科,萬向在美國開端構成了從汽車零部件、電池和整車的清洗動力汽車工業鏈。
萬向在美國的收買事例進了哈佛大學教材
“當地政府誠心誠意地期待咱們。”魯冠球談及這次訪美感觸時如此表明。他介紹說,萬向進入美國始于30年前,開端是將商品賣到美國。1994年,萬向美國公司注冊成立,開端在美國出資。從1994年至今,萬向美國公司沒有向國內母公司匯過盈利,一切贏利悉數用于美國公司的再出資和業務拓展上。如今,萬向在美國已有職工12500人,有26家制作工廠。美國制作的汽車中,每三輛就有一輛運用萬向制作的零部件。
這么的成果,來得并不簡單。2012年,萬向提出收買墮入破產的A123公司時,因趕上美國大選,遇到了激烈對立。終究,這筆收買經過了美國財政部牽頭的外國出資委員會的檢查。2013年頭,并購完成。據介紹,2012年A123虧本達3億美元,經過2013年萬向接盤以來的整理,如今公司現已“止血”,逐漸走上正軌,其在密歇根州的工廠滿負荷作業,乃至呈現了產能不行的煩惱,破產時離任的人員紛繁回來作業。18個月的時間,公司妙手回春,被業界稱為奇觀。
魯冠球說,這么的事例,萬向在美國做了十幾個,根本都是破產清盤時進入,經過投入調整結構,公司從闌珊走向復蘇,完成多贏,有幾個事例進了哈佛大學教材。“咱們的做法主要是,不拿走技能和工作,支撐公司就地結合、就地優化、就地提高,構成我國出資、美國技能、全球市場的優勢,終究達到共贏。”
魯冠球將美方一開端的不信任,歸因于他們對萬向不了解,“如今你做出來了,他們就理解了,支撐了”。
跟著美國各界加深對萬向及其所做工作的了解,萬向日益為美國人所接收和期待。
欲在美創造完好電動汽車工業鏈
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好轉的同時,今年年頭,萬向集團又收買了全球尖端電動汽車制作商菲斯科公司。萬向集團在美國現已建立起一條完好的電動汽車生產工業鏈。
但是魯冠球當天對新華社記者表明,現在不確定萬向會在什么時候恢復生產菲斯科跑車。如果不先把遺留疑問處理好,恢復生產并不實際。但他表明,將來菲斯科跑車一定會先在美國上市。
萬向集團美國公司總裁倪頻說,現在菲斯科跑車存在的疑問較多,萬向什么時候處理了這些疑問,什么時候才能恢復生產。他透露,現在萬向正在和供貨商商談協作。
倪頻供認,菲斯科的疑問比A123愈加復雜。菲斯科跑車有2000多個零件,這些零件的供貨商至少有上千家,萬向需要和供貨商一同協作來處理疑問。
萬向收買菲斯科被市場以為是要與美國純電動車汽車制作商特斯拉競賽。對此倪頻表明,后來者能夠居上,時間差自身不是疑問,疑問在于萬向是不是具有他人沒有的優勢。
這次萬向方面還透露了一條音訊——A123公司近來規劃、研發了一款新式電池,專供混合動力汽車,特別是混合動力公共汽車運用。估計這款電池不久將在杭州投入生產。
魯冠球以為,我國電動汽車生產缺少的即是技能。在生產全球化布景條件下,萬向集團在美國電動汽車生產方面的出資,終將推進我國電動汽車工業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