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能被電動轎車持續運用的電池,并非完全失去了價值,理論上說,它們還能夠依照電池容量的不同,而被使用在其他范疇,最終進入收回系統。如果能收回,一方面能夠防備環境污染,另一方面也能下降電池本錢。
在鋰電池求過于供的市場局勢下,由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輔導的、上海鑫欏資訊主辦的2016鋰電及要害原資料采配會/技能交流會與1月6-7日在湖南長沙世紀金源大飯店隆重開幕。
關于動力電池收回系統方面的相關論題,在會上,我們特別邀請了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張云河為我們深入剖析了在電池資料范疇,構建電池資源大循環的評論熱題。
另一方面,我國鎳資源嚴峻缺少,進口率60%以上。而我國鎳資源僅占國際的3.0%,但我國鎳資源的耗費占國際的20%以上。
因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大環境下,收回和再使用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已經成為燃眉之急。
格林美具有國內規劃最大的廢舊電池與作廢電池資料處理出產線。公司此前對廢舊電池資料的再使用,主要是提取鎳和鈷進行深度再加工,并打造了從廢舊電池收回到出產鎳鈷錳(NCM)和鎳鈷鋁(NCA)等三元前驅體質料的完整產業鏈。
現在,格林美集團建成了年產1.7萬噸的鋰離子電池資料出產線(其中荊門格林美園區1萬噸),供給四氧化三鈷、鎳鈷錳三元資料、鎳鈷鋁三元資料等鋰電池正極資料前驅體產品,占我國市場的30%以上,遠銷日本、韓國。
日前,格林美發布公告稱,公司擬5億元在蘭考建華夏循環經濟產業園。
蘭考縣政府活躍配備各種資源,促進公司快速建造格林美(華夏)循環經濟產業園,建立華夏經濟圈的電子廢棄物、作廢轎車、廢五金的資源化使用的技能系統與出產配備系統,有用處理各類城市礦產資源的循環使用,完成節省資源,下降環境污染,緩解資源緊缺與環境危險的社會作用。
業界有關人士剖析以為,跟著電動轎車的不斷發展,動力電池企業也在不斷進行技能創新,此外,跟著動力鋰電池收回數量的增多會產生規劃效應,收回動力電池進而循環使用帶來的社會、經濟效應也會逐步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