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鋰電溶劑廠家紛紛在朋友圈發起漲價通知。高工鋰電了解到,此番漲價主要系原材料環氧丙烷漲價。相比于2016上半年8500萬元/噸,環氧丙烷已經上漲至1.3-1.4萬元/噸。受影響較大的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3款溶劑。
事實上,自2017年4月開始,環保部開始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環保壓力加大,除環氧丙烷外,還包括四氧化三鈷、三元前驅體、鈷酸鋰、三元材料、石墨負極材料等,均紛紛漲價。動力電池材料回收環節面臨環保壓力加大。
供需基本面關系失衡是導致上述多款材料漲價的根本原因。具體來看,國家展開環保督查加大環境整治力度,不少污染嚴重的化工類小企業被勒令關停,成為近幾個月來,多款鋰電材料價格上揚的直接原因。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分析認為,一場環保嚴打直接導致諸多徘徊在環保邊緣線的化工企業整改檢修,短期內將導致市場原材料供應緊俏,直接表現在物價上漲。但從長遠來看,整頓完成后,這可以提高國內化學加工企業的環保水平,為鋰電行業甚至其他制造行業提供更長期、優質的產品。
這波環保嚴打給鋰電行業帶來的具體影響有:
一是正極材料及其原材料價格上行。除鈷價節節攀升影響外,從6月份開始,環保測評小組威力顯現,國內污染嚴重、生產環節環保不達標者直接勒令停產。
截止至8月21日,四氧化三鈷、523三元前驅體、國產4.35V鈷酸鋰、523三元材料的主華昌化工流成交價分別達到347.5元/Kg、99-103元/Kg、178-188元/Kg、385-395元/Kg。與6月份相比,均有漲幅,預計接下來半年內,受環保督查政策影響,上述幾款材料依然存在價格上行可能。
二是溶劑原材料環氧丙烷漲幅最高達64.7%。相比于2016上半年,環氧丙烷長期內維持在8500萬元/噸左右,從今年6月份開始,價格出現小幅波動,直至目前已經上漲至1.3-1.4萬元/噸。
三是負極材料石墨化工序環保整治力度加大。作為負極材料加工的必備工序,石墨化工序一直以來是對環境污染最大的生產環節,但國內不少負極材料企業的石墨化處理環境極度惡劣,對生產員工也是簡單式的“口罩”保護。
今年國家下定決心整治“臟亂差”的企業,負極材料石墨化工序成為集中整治領域。再加上國家對鋼鐵等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原材料針狀焦供不應求而漲價,人造石墨價格上行。
四是動力電池回收環保環評壓力大。高工鋰電了解到,目前動力電池回收主要以拆解為主,由于動力電池內部含有多款化學材料,成為國家環保部門重點關注的評測領域。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動力電池回收用于拆解不足2萬噸,梯次利用動力電池約0.15萬噸。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拆解將達19.6萬噸,梯次利用動力電池2.45萬噸。
隨著今年環保整治力度的嚴管,未來動力電池回收的環評壓力將更大。而目前來看,對于以回收廢舊動力電池材料為主的鋰電材料企業,若沒有建立完善的環保監控體制必然面臨關停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