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輛動力電池方面主要分為圓柱、方形和軟包三種封裝形式。而圓柱、方形和軟包三種封裝類型的電池各有優劣。
軟包電池相較于方形電池和圓柱電池具有一定的優勢。三元軟包電池容量較同等尺寸規格的鋼殼鋰電高10~15%、較鋁殼電池高5~10%,能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并且由于采用鋁塑膜包裝,當軟包電池發生短路事故時,一般會鼓氣裂開,其產生的爆炸威力遠低于方形電池和圓柱電池。
而在重量方面軟包電池重量較同等容量的鋼殼鋰電池輕40%,較鋁殼鋰電池輕20%,產品更加輕薄。軟包電池的內阻相對較小,可以極大降低電池的自耗電,循環性較好,使搭載軟包電池的產品電池壽命更長。因此理論上軟包電池更適合用于新能源汽車,但由于軟包電池一致性較差、制造成本較高,且制造工藝難度較高,使得軟包電池在車輛動力電池方面的應用一度滯后。
受特斯拉造車工藝影響和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產業優勢,國內純電動乘用車在電芯使用上偏向于使用圓柱電池和方形電池。但隨著國家將補貼標準和電池能量密度掛鉤,更高能量密度的軟包電池開始受到車企的青睞。軟包電池的安全性也為車企配套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日產旗下的軟包動力電池自2010年面世以來,被安裝在銷量超過27萬輛的全球暢銷電動車日產聆風上,且在超過36億公里的行駛中從未發生過一起重大事故。
據統計,2016年國內圓柱、軟包、方形鋰電池產量分別為13.92GWh、22.99GWH和26.64GWh,占比分別為21.9%、36.2%、41.9%。根據電池中國網對國內50家動力電池企業的統計數據分析,布局軟包電池的企業數量達到29家,遠高于方形和圓柱電池。目前國內生產軟包電池的企業有中航鋰電、億緯鋰能、中信國安、微宏動力等,而上海卡耐新能源、山東恒宇等企業也將在軟包電池生產上出現大動作。隨著軟包電池產能的釋放,也將有更多整車企業將目光轉移到軟包電池上。
隨著8月底億緯鋰能1Gwh軟包疊片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未來將有更多電池企業致力于軟包電池的生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動力電池企業軟包生產工藝的提升,國家補貼政策的影響,以及消費者對車輛續航能力要求的提高,未來軟包電池將占據更大的市場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