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級多晶硅產業 期待更多給力政策


鋰電世界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的缺口越來越大,光伏發電未來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可以吸引投資、增加就業,并帶動多晶硅原料、硅片、電池組件和電器設備、化工機械等相關產業發展。如建設1GW的太陽能電站,新增投資約120億元,每年可發電12億kWh,壽命一般超過30年,在壽命周期內可發電360億kWh;按現行電價,可實現銷售收入360億元,增加稅收近40億元。
中國是火力發電大國,要完成國家承諾的減排目標和新能源發展目標,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操作過程中仍有許多困難,特建議如下:
1.確立穩定的上網電價機制。參照美、德等國的經驗,落實光伏電站全運營周期的合理上網電價,增加電網接納能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和自發自用多余上網模式。
2.簡化用地審批手續。鼓勵優先選擇荒地建設光伏電站,鼓勵光伏電站建設與當地環境修復相結合,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荒漠電站的用地指標不納入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簡化用地手續,減免土地相關稅費等。
3.客觀對待多晶硅對新能源和信息產業的貢獻。經過近幾年的技術改造與產業實踐,多晶硅已成為“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的戰略物資。原來的“三高”政策應廢止,同時制訂有利于多晶硅參與國際競爭的用電、稅收等政策。
4.扶優扶強,打造世界級多晶硅生產企業。目前多晶硅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美、中、德、韓、日等國約百家企業,其中位居前10位的企業占總產量的80%,產業集中度高。而中國有50多家企業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報準入,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技術、管理、裝備水平參差不齊。建議國家主管部門堅持扶優扶強策略,重點選擇3至5家企業予以支持,鼓勵其擴張產能,提升技術,節能降耗,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世界級多晶硅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