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集團找到新協作伙伴 備戰新一代鋰電池


與三星分手后,博世在日本找到了新的協作伙伴,開發新一代鋰電池技能。日前,博世集團與坐落日本京都的GS湯淺株式會社及坐落東京的三菱商事株式會社現已達到共識,將攜手一起開發下一代鋰電子電池技能。
合力包圍
這是博世第2次企圖與亞洲企業組成鋰電池合資公司。
2012年,博世集團與三星各出資50%建立合資公司,兩邊方案未來5年內出資3億至4億美元,從2016年開端批量出產契合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運用要求的高效鋰離子電池,并在全球范圍內出售。
但是,因為博世集團和三星公司的DNA在協作中并不太合拍,根據需求等原因,合資公司建立4年來并沒有完結盈余,兩邊終究在上一年9月份宣告正式分手。
當月,博世出售了其與三星合資的鋰電池公司SB LiMotive的股份,然后停止了與三星在鋰電池技能上4年之久的協作。
博世之所以尋求協作伙伴一起開發鋰電池,是因為現在昂揚的電池本錢和有限的續航才能,使得電動車的市場化推行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博世力求經過規模經濟回收本錢,而這需求出產的整合和部件的標準化。經過協作不僅可以擴展出產規模、一起分管研制本錢,還能提高在全體體系上的技能才能。這是博世的考慮。 所以,博世與三星分手后,還要尋求新的協作伙伴來研制鋰電子電池等電氣化集成協作項目。
各有分工
現在,博世挑選協作的兩個伙伴,是因為三方各有所長,可以構成互補之勢。
憑仗多年來在尖端產品出產范疇堆集的經歷,博世可以為新公司的出產流程和質量操控做出奉獻。此外,憑借在電池組和電池辦理體系范疇的技能優勢,博世在新公司中將致力于電芯及整個電池體系的監測操控技能的開發,并旨在完結這些技能與汽車技能的集成。而且,博世還將經過其在動力總成電氣化全范疇的專業知識全力支持新公司的開展。
其他協作伙伴GS 湯淺則帶來了鋰離子電池制作的多年經歷和資料體系及電化學范疇的專業知識,其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芯可幫助完結更長的續航路程。作為一家一起為汽車行業和非汽車行業供給鋰離子電池產品的制作商,GS 湯淺具有強大的技能研制實力和高度自動化的出產才能。
三菱商事憑借其全球化的資源及營銷網絡助力新公司的開展,將為新公司全球價值鏈體系的開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效果,包含獲取自然資源,購買資料,以及建立全球出售網絡等。
3家公司將嚴密協作,經過先進的電池辦理技能以及在電化學和資料學方面的技能打破,顯著提高電池體系的儲能等級,一起也將進一步下降電池的重量和尺度,添加電動車的續航才能。
籌謀未來
博世公司上一任汽車事務負責人柏恩德·波爾(Bernd Bohr)表明,公司將分兩個過程改進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2016年電池單元的能量密度將從當前的130瓦特小時左右提高到200瓦特小時,到2020年將進一步提升為300瓦特小時。然后促進電動車行程加倍。
據悉,三方方案在未來建立一家合資公司,該公司將從事鋰離子電池技能的聯合研制,并輔助其母公司的相關出售及市場推行事務。新合資公司將于2014年年頭正式投入運營,總部設在德國的斯圖加特。
現在,相關反壟斷法的審批正在進行中。博世方案持有合資公司50%的股份,而GS湯淺和三菱商事將各持股25%。新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構成也將視各方持股份額而定。
盡管,在未來的10年內,電氣化驅動體系車輛仍不能成為干流,但是不管柴油和汽油驅動怎么改進效率,未來仍歸于電動車。
為此,博世集團每年在動力總成電氣化出資4億歐元來提早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到來。到2014年,博世集團將致力于完結30個動力總成電氣化項目定單,而本年,博世可以完結的動力總成電氣化項目定單為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