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興能鋰電一期項目投產暨鋰電技能工業論壇開幕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一詩讓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流芳千古。當今,跟著四川興能鋰電一期項目投產暨鋰電池技能及工業開展論壇于9月30日的舉行,讓新時代的劍閣縣又揚起了新能源的帆船,以成都興能新資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興能”)和四川劍興鋰電池有限公司的正式投產為關鍵,開端了新能源的航程。
據成都興能總經理王維利介紹,公司是迄今我國僅有一家具有完好鋰電池工業鏈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冊地點在成都市高新技能工業開發區,注冊資本2500萬元。公司首要事務是新能源礦產資源的出資、開發和鋰電池新資料的研制、出產及銷售,是現在世界上最新一代鋰電池正極資料鎳錳酸鋰、負極資料鈦酸鋰、“錳泰龍”鋰離子電池的出產和供貨商。公司也是國內僅有一家從礦山→鋰礦資源→電池級鋰鹽→鋰電池正、負極資料→鋰電池產品的完好鋰電池工業鏈的搶先公司。
成都興能自創建伊始,立足于企業具有豐厚、高品質的鋰礦資源,公司堅持走自主研制,把握核心技能的路途,尤其在鋰離子電池范疇,首先開宣布5伏高電位的鋰離子電池正極資料鎳錳酸鋰和高安全、長壽命、快充電的負極資料鈦酸鋰,并且在國內外僅有實現了鎳錳酸鋰的規劃化出產。
2012年9月四川省科技廳對鎳錳酸鋰批量化出產技能和鈦酸鋰批量化出產技能進行了科技成果鑒定,被確定分別處于世界搶先和世界先進水平,鎳錳酸鋰和鈦酸鋰建設項目獲得了四川省戰略性新興工業開展專項資金的支撐。
錳泰龍鋰離子電池是將新資料新技能集成于一體的高端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和儲能電池產品,是國內第一款采用高電位正極資料鎳錳酸鋰和高安全負極資料鈦酸鋰電池組成的全新一代鋰電池,公司同時還出產正極資料鎳錳酸鋰或負極資料鈦酸鋰與其他正、負極資料搭配的鋰離子電池。錳泰龍鋰離子電池具有高電位、高安全、長壽命、可快充、低溫(零下30℃)仍可正常放電的功能。
據介紹,成都興能具有完好鋰電池工業鏈的每一環節,首要體現在四家子公司:雅江斯諾威礦業開展有限公司(在甘孜州呷基卡具有18.53平方公里的鋰輝石礦權,現在開端探明儲量超越70萬噸氧化鋰,負責礦山挖掘和選礦)、甘孜州瀘興鋰業有限公司(在甘孜州瀘定縣出產電池級的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品,規劃為年產3萬噸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四川興能新資料有限公司(在四川省劍閣縣出產鋰電池正極資料鎳錳酸鋰、三元資料和負極資料鈦酸鋰,出產規劃為年產正極資料鎳錳酸鋰10000噸、高品質三元資料2000噸、負極資料鈦酸鋰20000噸)和四川劍興鋰電池有限公司(在四川省劍閣縣出產高端錳泰龍鋰離子電池,出產規劃為年產15000萬安時)。
成都興能的第一期工程2000噸正極資料出產線、3000噸負極資料出產線和5000萬安時錳泰龍鋰電池出產線,從征地開端到建設完結,只是用了18個月的時刻建成了占地1000畝的出產和生活區,創下了令業界吃驚的“劍閣速度”。